鸡的教学设计

时间:2025-07-08 12:35:08
鸡的教学设计

鸡的教学设计

作为一名教学工作者,可能需要进行教学设计编写工作,教学设计是把教学原理转化为教学材料和教学活动的计划。我们应该怎么写教学设计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鸡的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鸡的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会认“既”“牢”“印”“此”四个生字以及多音字“当”。

掌握“既……又……”的句式,并能口头造句。

★过程与方法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感知内容。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懂得生活中要善于分辨,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听取别人的意见。

教学重点

1、能正确识字,读准多音字“当”。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明白不是谁的意见都得听,别人的意见要通过思考才接受的道理。

教学过程

一、课前预习:自学《鸡妈妈的新房子》内容,完成以下问题:

1、自学文中生字新词,标出自然段,熟读课文。

2、理清文章叙述顺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设计意图】课前一天出示自学指导,把先学部分由课内提到课前,既能培养学生良好的自学习惯,体现自主学习、自主探究的.新课标理念,又为学生展示、当堂训练留下了充足的时间。

二、检查反馈:

1、预习评价:大部分的学生能够按照自学指导认真完成预习。

2、存在问题:学生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时,很多学生知道是怎么回事,但不会表达。

【设计意图】通过课前检查,既检查了学生的预习效果,又为老师的课堂教学做到心中有数。

三、课堂展示:

☆预习展示: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导入新课

2、检查课文中字、词,指导书写难写的字

3、检查读课文,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字音,疏通难读的句子。

☆探究展示:

1、默读课文,想一想作者写了有关鸡妈妈新房子的哪些内容。

引导学生概括出课文的主要内容,理清课文的思路。

2、关于鸡妈妈的新房子的探讨:请同学们读课文第一自然段,同桌交流勾画出体现鸡妈妈的新房子的句子。

生交流探讨,师相机点拨。

生A:鸡妈妈的新房子既漂亮又牢固。

生B:鸡妈妈的新房子既美观又结实。

生C:……

师小结:鸡妈妈的新房子漂亮、牢固、美观、结实、舒适、实用。

3、理解鸡妈妈的新房子存在的缺点。

(1)请同学们细读课文2-6自然段,谁对鸡妈妈的新房子提意见了?他们提了什么意见呢?找一找,用直线把他们的意见划下来。

(2)生交流探讨,谁提的意见好?谁提的意见不好?为什么呢?

生A:……

生B:……

教师小结:象狐狸这样坏人的话不可以听。如果想鹅大哥这样好心的建议我们就要听。要多听别人的意见,但不是谁的意见都得听。

【设计意图】通过合作探究展示,暴露学生自主学习中的问题,再通过学生点评、改错、评价,体现学生主题的教学理念。

四、回顾反思

1、知识梳理:不是谁的意见都得听

2、学习评价:

五、当堂检测

从这个故事里,你知道什么道理?你能举个生活中的例子吗?

【设计意图】一方面巩固知识,突出重点,另一方面激发学生兴趣,培养了表达能力。

六、布置作业

1、背诵你喜欢的句子,抄写你喜欢的句子。

2、预习作业:内容详见下节“课前预习”

【设计意图】作业题现面向全体的思想,预习作业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培养自主学习的能力。

七、板书设计:

鸡妈妈的新房子

漂亮、牢固、美观、结实、舒适、实用

鹅大哥:善意

狐 狸:恶意

不是谁的意见都得听

【设计意图】这样设计,简洁明了,能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到课文主旨,突出文章重点。

八、课后反思

鸡的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 知道八路军精心照料母鸡,细心保管鸡蛋的原因,体会八路军热爱人民,自觉遵守纪律的优良作风。

2、 学会本课15个生字,能给多音字选择正确的读音,读写并理解16个新词。

3、 继续学习读句子,体会作者怎样准确运用词语;会照样子写带有“为了”的句子。

4、 能默读第1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说出这两个自然段的大意和不同;能抓住关键词句说出八路军战士是怎样精心照料这群母鸡的。

教学重点:

进一步学习读句子,体会作者怎样准确运用词语。

教学难点:

理解第1自然段和第7自然段内容的不同及作用;理解为什么要写日寇的暴行和八路军当时的困难。

教学时间: 2课时

第一课时

一、 揭示课题,审题

看到课题,你能说出这篇课文是写什么的吗?究竟谁说得正确?让我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

二、 初读课文,理解大意

1、 本文主要写谁的故事?这个故事与鸡有什么关系?

2、 你觉得这是一支怎样的军队?

三、 学生自学、检查

1、 自学要求:拼读生字,读准字音;有重点地分析、记忆生字字形;读通课文;完成作业本1、2、3题。

2、 检查:

四、 学习第一自然段

1、 读第一自然段,说说你有什么不懂的.地方。

2、 理解词语“凄凉”

3、 再读课文,说说你读懂了什么?

4、 反馈:写谁干什么?(日本鬼子——害人民)。

5、 完成课后第4题。

6、 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 完成作业

第二课时

一、 齐读第一自然段

二、 学习第二——七自然段

1、 自由读课文,找出不明白的地方。

2、 质疑解难。

3、 思考:课文哪几自然段写八路军战士?你觉得这是一支怎样的军队?为什么?

(学生自学、小组讨论、全班交流)

4、 朗读第二自然段,说说战士们是为了什么,是怎样来到五寨镇的。

5、 战士们是怎样对待老母鸡和鸡下的蛋的?找出课文中的有关句子、词语读一读。

6、 朗读第四自然段,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哪一句话来写的?找出表示时间的词语,说说战士们是怎样精心照料这群老母鸡的。

(开饭时……白天……天黑了……)

7、 朗读第五自然段:把每天下的蛋都写上日 ……此处隐藏9003个字……些生活习性呢?(学生能说多少是多少)(3)你们能把它画下来吗?(这样导入新课,真实具体,形象直观。)

二、简笔作画,激发兴趣

1、教师发给学生画有圆点虚线的公鸡轮廓图。

2、指导学生从公鸡的头、身、尾、脚沿虚线逐步添画。

3、教师启发渲染:你画的这只大公鸡好看吗?请你与古诗插图中的大公鸡比较一下,看哪一只公鸡画得好,好在哪里。

4、有位诗人叫唐寅,写了一首诗叫《画鸡》。这首诗写的'就是同学们画的这只大公鸡,你们想学吗?

三、初读古诗,趣学生字

汉字结构复杂,难学难记,因此,在识字教学时,教师根据汉字的结构规律和学生的年龄特征,可采用灵活多样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在有趣的活动中识字。

例如:1、猜字谜。平:一字五笔,有些出奇,六十又差,八十有余;千:一个字,有十撇。

2、编故事。生(牛一):它是牛小壮,在跑道上奔跑。

3、数笔画。万:一笔横,二笔撇,三笔横折钩,一共有三笔。

4、看实物。门:观察教室的门框,学习“门”字。

5、找朋友。户:“尸”字上面加一点,就是“户”字。

四、再读古诗,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诗。教师激疑:同学们读了这首诗,说一说知道了什么。

2、学生一边说,教师一边归纳并板书。

样子:头上红冠

大公鸡颜色:满身雪白

打鸣:一叫门开

3、出示表格练习(口答)。

五、品词赏句,感悟诗情

1、自由读第一句,看图想一想:这只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有什么特点?(头上红冠,满身雪白。)

(1)出示实物,让学生看一看、摸一摸大公鸡的冠子和羽毛,理解“头上红冠”和“满身雪白”。(2)指名表演大公鸡“走”的神态。(3)教师小结:同学们已经认识了这只大公鸡,你们在日常生活中听见过大公鸡的叫声吗?有谁知道它一般在什么时候叫?我们学习第二句就知道了。

2、指名读第二句,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大公鸡怎样叫?

(1)理解“叫”。(2)提问:大公鸡一叫,人们就去干什么?(学生据古诗内容回答后,教师再引导学生联系生活实际展开想象)(3)说一说这句诗的大意。(4)体会大公鸡的勤劳:这首诗的作者喜欢这只大公鸡吗?为什么?

六、感情朗读,背诵古诗

七、回读古诗,完成作业

1、按古诗原文填空。

不敢轻言细语,一叫开。大公鸡样子颜色打鸣2、画一只大公鸡,看谁画得又快又好。在画的左上角题上《画鸡》这首诗,左下角写上自己的名字。

八、课外延伸,积累语言

(1)教师在语文活动课教学时,把学生带到学校附近的农民家中或养鸡场参观。(2)读一读唐朝诗人崔道融的《鸡》,帮助学生积累语言。(3)选择一种动物,介绍它的样子。

鸡的教学设计12

一、教学目标

1、知道什么是中心思想,初步学会领会文章的中心思想。

2、学会本课的4个生字,理解10个词语的意思;了解多义词“生、开”在句子中的意思。

3、能按事情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根据段落大意,并能借助课题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4、懂得农村经济发展快,农民生活富裕,靠党的经济政策好。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检查

昨天,我们已学习了《数鸡》的第一段,现在请一位同学说说这一段主要讲什么?

(板书:午饭丰盛竞是蛋的天下)

(二)学习第二段

引:外婆家哪来这么多的鸡蛋呢?今天我们继续往下学习,你就会明白。

1、请打开课文25页,默读课文第二段,想一想:“我”在外婆家几次数鸡?每次怎么样?结果怎样?并填表。

(出示投影,边读边做)

2、交流填表内容,归纳板书:

第一次 横数竖数 数不清

几次数鸡 中间几次 大——小 数不清

最后一次 放一只数一只 数不清

3、看板书,说说“我”是怎样数鸡的?(要求语言简洁、流畅)

(“我”一只一只数,从大数到小,从小数到大,放一只数一只,鸡多得这样数那样数都数不清。)

4、“我”几次数鸡的方法各不相同,你认为哪种方法最多?

5、齐读第8节。

6、那为什么结果都数不清呢?(鸡实在太多。)

7、找一找,文章中还有哪些句子、词语明的暗的写鸡多?

(1)啊,满满一箩筐蛋:白的,粉红的。

(2)院子里,公鸡、母鸡、白鸡……使我眼花潦乱

(a、这里的省略号表示什么?b、“眼花潦乱”什么意思?说明了什么?)

(3)鸡听见这熟悉的声音一窝蜂似地拥来

(“一窝蜂”什么意思?这是什么句?把什么比作什么?为什么这么比喻?)

(4)并排十几个鸡筐里都有鸡在生蛋。

8、读投影上的几句话

9、外婆家哪来这么多的.鸡?这和外婆家的生活有什么关系呢?外婆家能办起养鸡场靠的是什么?

(养鸡致富靠党的政策,靠勤劳。)

10、小作者这样反反复复写外婆家鸡多,怎么也数不清,有一层没有明说的意思,你认为是什么?

(外婆家养了那么多鸡,靠鸡致富,生活有了改善,是党的政策引导农民发展生产,发家致富。)

11、对!小作者就是怀着这样一份欣喜、好奇地要弄清楚外婆家到底养了多少鸡,并把数鸡当作一份乐趣,所以这一段的朗读应读出怎样的感情来呢?

(带着喜悦的心情轻声自由朗读、齐读。)

(三)学习的三段。

引:那么这份心情在第三段中又是怎么体现的呢?

1、指名朗读,其他学生思考:外婆的话说明了什么?

2、投影出示课文最后一自然段的内容。

(1)我的心理乐滋滋的仅仅是因为带回了三只小鸡和一篮鸡蛋吗?

(2)句中的省略号表示什么?

(3)“我为什么而心理乐滋滋的?”用因果句式把乐的原因说清楚。

3、齐读最后一自然段,说说段意。

(四)学习“学习提示”。

1、默读提示,这一体示告诉我们什么?

(阅读文章的要求什么是中心思想《数鸡》一文的中心思想)

2、阅读文章的要求是什么?

3、有关的词、句、段刚才已分析,请一位同学运用借助课题归纳主要内容的方法说说本文主要讲什么?

4、还要领会中心思想,那么什么是中心思想呢?《数鸡》一文的中心思想是什么?

5、学习提示的表述和我们课堂上说的意思一致的。现在请同学们在回顾一下,我们是怎样读懂作者的写作意图?

(熟悉、理解内容,即分析字、词、句,理解内容→抓住重点段,联系课后习题,想想为什么反反复复地写鸡多,它表达出一种什么感情。)

6、老师小结:今后,我们要运用这样的方法去理解、掌握文章的中心思想。

《鸡的教学设计.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