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语文教案

时间:2025-07-08 19:58:28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十篇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十篇

作为一位无私奉献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借助教案可以有效提升自己的教学能力。那么你有了解过教案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小学语文教案10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语文教案 篇1

设计理念:

新课程改革从教师的角度来说,教师的角色要转位,教师的观念要转变。教师应重视学生在阅读过程中的主体地位,重视学生的感受和体验,做学生的学习伙伴,在教学中与学生共同学习,共同进步。

从学生的角度来说,要体现学习方式的转变,要把接受学习变为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

从课程内容来说,要体现学科与学科之间的相互融洽,利用课程资源,招展语文课的内涵。

设计特色:结合学生实际,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设计教学。

教学目标:

1、认识“宽”、“虾”等12个生字,会写“原、贝”等6个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3、学习运用课文中章节的语言,表达自己对家乡的热爱。

4、让学生用最美丽的彩笔构画出自己可爱的家乡。

  教学时间:二教时

教学流程及设计意图

第一教时

教学要求: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入手,引导学生自主感悟学习课文的几个段落,并随文识字。

教学环节:

一、新课引入:

(一)出示课题——画家乡,读题。

(二)你的家乡在哪儿呢?喜欢吗?

(三)你想把自己的家乡画给大家看看吗?

二、展示家乡图,说说自己的家乡。

(一)把画好的家乡图展示给同学看。

(二)用几句话来说说自己的家乡。

1、自主说。

2、同桌互说。

(三)整体感知课文。

1、我们都有一个美丽可爱的家乡,让我们来看看几位新朋友的家乡,他们的家乡是怎样的呢?

2、听录音整体感知课文。

3、听后说说谁与我们是同乡?

三、在比较中学习课文段落,自主体验感悟课文内涵(以“山山”、“平平”的家乡教学为例)。

(一)分组,以相同的生活区域为标准。

(二)欣赏景色美。(先欣赏同乡的美景)

1、看课件——(以“山山”的家乡为例)

2、请学生讨论说这画是什么地方?是谁的家乡?哪些景物最喜欢?画中的

小朋友在干什么?

(三)配音乐,朗读第3自然段,感受语言美

(四)说话训练:请生活在同地区的学生说说自己与山山的家乡有哪些相同、不同之处。

(五)欣赏语句,运用语句。

1、用“~~~~”划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2、学会用“那么……那么……”句式,表达自己对家乡的喜爱。

3、随文教学有关生字。

四、在学习第3自然段的基础上,让学生自学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

1、选一个自己认为比较熟悉的家乡图片,自学。

2、完成口头练习。

____________的家乡在__________。他画的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那么______________。还有___________,那个孩子___________。

3、指导感情朗读。

4、会欣赏美的语言并背诵。

五、感情朗读有关章节。

六、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部分背诵。

2、了解、搜索自己不太熟悉的生活区的有关情况。

第二教时

教学要求:对于不熟悉的生活区域,通过询问、查资料等手段合作、探究学习有关段落。

教学过程:

一、复习旧知

1、检查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

2、用“那么……那么……”说说已学的句子。

二、介绍自己搜集的有关资料。

1、介绍自己搜集的是谁的家乡资料。

2、汇报是通过什么方法搜集到资料的.。(上网、查书……)

3、说说自己资料中介绍的与课文内容有哪些相同,有哪些不同?

三、根据学生的交流合作,学习有关段落。

(一)分组,以搜集相同区域资料为标准。

(二)以“涛涛”的家乡教学为例。

1、作为海边长大的孩子,涛涛最引以自豪的是什么?

2、“涛涛”又是怎样来介绍自己的家乡呢?

3、教学生字“虾”“贝”的音、形、义。

4、配乐,感情朗读。

5、自己认为写得好的句子多读几遍,并记住。

6、看课件读课文,用自己的语言来解说涛涛的家乡。

7、根据自己手中的资料,你会怎样说说自己的家乡。

(二)拓展:

1、学着课文中的介绍,给你自画的家乡图旁边写上一段话,要求用上“那么……那么……”来赞美自己的家乡。

2、写好后请你当导游,说给小组内的同学听一听,评一评,改一改。

四、作业:

1、选择自己喜欢的段落背诵。

2、把自己的家乡介绍给朋友。

板书:

那么…………那么

山山

京京

画家乡

涛涛

青青

平平

内容概括:这篇介绍了关于《画家乡》教学设计八,画家乡,希望对你有帮助!

小学语文教案 篇2

教学目的:

知识目标:认识本课的五个生字。

能力目标:能速读课文,理清文章叙述顺序,归纳文章主要内容。

情感目标:

1.从叙述、描写中了解人物特点,学习人物独立生活的意识。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能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重点:

1.速读课文抓住大意。

2.在读懂课文的基础上,能对课文内容发表自己的见解。

教学难点:

在阅读中能感悟较深层意思并谈出自己的见解。

教学准备:

多媒体课件、课堂同步练习半张。

预习要求:

1.读通课文,自学生字新词。

2.思考:乌塔是谁?课文讲了她的什么事?请画出写她旅行线路的句子。

3.你觉得乌塔是一个怎样的孩子?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激趣。

1.师故意写错课题“乌塔”。(学生惊呼)表扬学生的专心与质疑精神。

2.这里的乌塔不是指福州的名胜古迹乌山脚下的乌塔,而是?(一个14岁的德国小姑娘)。

3 ……此处隐藏10032个字……>

2、多媒体课件。

3、生字卡。

【教学流程】

一、联系生活,激趣导入

1、最近小朋友们都见过春雨。大家有没有发现春雨和夏天的雨有什么不同?(样子、速度、声音)今天,我们将学习一篇关于春雨的童话故事。(课件出示课题,背景为春雨)齐读课题。

2、课文是怎样描写春雨的呢?(课件出示课文第一自然段)

大家读一读,议一议:

⑴ 自由读,同桌互读,指名读。

⑵ 读了这段话,你知道了春雨的样子了吗?(课件出示画面:像线似的春雨在飘落。)认读“线”。

⑶ 你听到春雨的声音了吗?(课件出示画面:春雨沙沙响)

3、朗读质疑:(课件出示课文最后一段话)

⑴ 读:拼读;小组读;集体读。认读“欢”

⑵ 阅读了这段话,你有什么疑问吗?

提示:“大家”指的是谁?大家争论的是什么问题?

二、创设情景,感悟对话

1、自由读读课文第二至五自然段,思考讨论小伙伴们提出的问题:

瞧,田野里,飞来一群小鸟。(课件出示:一群小鸟在田野里边飞边叫。)这群小鸟在干什么呢?

⑴ 你从哪儿看出他们在争论问题的?

指名读第二段,正音后,齐读。

认读:“论、趣、题、底、颜”。

⑵ 在生活中你有没有和别人争论过问题?怎么争论的?

2、(课件出示三只鸟:小燕子、麻雀、小黄莺)

说说田野里有哪些鸟。

3、分角色朗读第三至五自然段,四人小组讨论:

三种鸟分别认为春雨是什么颜色的?他们的根据是什么?

⑴ 四人小组合作学习。

⑵ 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

(随机演示课件:春雨沙沙,草地、树木变绿,桃花、杜鹃花变红,油菜花、蒲公英变黄。)

4、春雨从天上落到不同的植物上,课文用了不同的表示动作的词,能找出来吗?与同桌伙伴一起找一找吧!

⑴ 同桌一起找有关词语并圈画出来。

⑵ 指名汇报:

(随机点击课件中课文里的有关字,“淋、洒、滴、油”四个字即变成红色。)

⑶ 认识:“淋、洒、滴、油”:

(课件出示:淋、洒、滴、油)

你发现这些字的规律了吗?(点击课件:“淋、洒、滴、油“四字的部首三点水变成红色。)住它像这样的字怎么记们?

5、从哪些词语可以看出小鸟们在争论?在有关词下打上点。

6、分角色演一演对话,注意争论神情和语气。(课件出示全文)

三、游戏活动,巩固识字

1、我会认:

(课件出示:一棵开满花儿的.树,花中词语:细线、无论、欢乐、底片、绿油油、颜色、洒水、欢快、话题、淋雨、绿草、你们、红花)你会认这些词语吗?会认了花儿就送给你。(学生认对了,点击课件,花儿涂上五颜六色。)

2、读读说说:

课件出示:你能学着说说吗?

滴 雨滴 水滴──

欢 欢乐 欢笑──

题 题目 数学题──

绿 绿树 绿草──

四、指导观察,学会写字

1、我会写:

(课件出示:写于田字格中的“你、们、红、绿、花、草”)认读后仔细观察这些字的特点及田字格中的位置,说说哪些字难写,怎样才能写好这些字?

2、范写,弄清笔顺:

(课件演示“绿”的笔顺,注意左下的笔画。)

3、学生试写:

(利用投影评议。)

4、学生书写,展示作品,点评。

五、拓展活动,课外实践

1、小朋友们的字写得不错,老师送大家一支歌:

(课件播放《春雨沙沙》,配相关画面。)大家一起拍手唱起来吧!

2、课外实践:

(课件出示:春雨到底是什么颜色的?到外面去看一看,并把看的结果画出来,跟大家交流。)

小学语文教案 篇10

教学要求:

1、结合理解课文内容,理解全神贯注的意思,体会最后一个自然段茨威格讲的话的含义。学习罗丹做事全神贯注的品格。

2、学会本课生字新词,练习给课文归纳主要内容。

3、朗读课文。

教学重点:抓住重点词、句、段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体会描写人物动作、神态、语言的句子所要说明的意思。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同学们,许许多多科学家工作起来,都常常废寝忘食,达到忘我的境界,我们今天要了解的法国著名的雕塑家是怎样全神贯注地投入创作的?

板书:全神贯注

二、初读课文,感知课文内容。

1、检查预习情况

(1)指名分段读课文,纠正读音:

(2)谈谈读后的收获

2、提出不懂的问题。教师收集各组提出的.问题,并进行归类,组织学生交流。

3、师生共同制定学习目标:

(1)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动作、语言、神态是怎样的?说明了什么?

(2)最后一自然段茨威格的话怎样理解?

三、全班交流

小组长提出本组未解决的问题,师生共同解决其中部分问题。

四、学生自学,小组、全班交流

自读提示:

课文中那些内容最能表现罗丹工作时全神贯注?

先自读课文,画出有关词句,然后小组讨论,再有感情地读一读。

五、读议结合,理解语句。

1、读议有关描写罗丹修改女像时的句子。

(1)罗丹一会儿上前,一会儿后退,觜里叽里咕噜的,好象跟谁说悄悄话。(这说明罗丹在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2)忽然,他眼睛闪着异样的光,似乎在跟谁激烈地争吵。(说明罗丹想出了比较满意的修改方案)

如果改成眼睛闪着光,似乎在跟谁争吵那一句好,为什么?

(3)他把地板踩得吱吱响,手不停地挥动。(说明罗丹工作紧张忙碌)

(4)他像喝醉了酒一样,整个世界好象已经消失了。(说明罗丹完全进入了艺术创作的境界,到了如醉如痴的程度。)

2、读读议议罗丹修改完女像发生了什么事?

(1)让两个学生分别读第3、4自然段中表现罗丹和茨威格行动、语言的句子。

(2)联系上、下文讨论下面句子的意思:

罗丹这才猛然想起他的客人,他推开门,很抱歉地对茨威格说:哎呦!你看我,简直把你忘了。对不起,请不要见怪。

(猛然想起是讲罗丹刚刚从如醉如痴的创作情境中解脱出来。对不起,请不要见怪说明他对挚友的一片真情。从把朋友无意关在工作室这件事,进一步说明罗丹全神贯注地工作。)

3、齐读最后一段。思考:你怎样理解茨威格的话。(结合实际)

六、总结全文

七、布置作业:

1、练习用自己的话讲这个故事

2、收集名人忘我工作故事.

板书设计

《精选小学语文教案范文合集十篇.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