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
读完一本书以后,大家一定都收获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可能你现在毫无头绪吧,下面是小编整理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1《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一书是在儿子即将小学毕业的时候读完的,读得有点迟了。
中国的家长,家庭教育知识非常匮乏,如果后期再不加强学习,那么就会在不知不觉中错过孩子的成长,而有些成长错过了就是错过了。
我便是这样,在不知不觉中,在稀里糊涂中,错过了老大许多习惯的培养,兴趣的开发,基础的夯实。真是追悔莫及啊。
网上叫《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的书有不少版本,我之前就买过一本同样名字的,只不过作者是另外一个人。
刘称莲老师所写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一书,讲述的主要是作者本人教育女儿长大成人的点点滴滴实践记录,都是一个个小案例,阅读起来不会枯燥,操作性也比较强,值得一读。
全书主要讲了以下内容:
第一部分:生活,越玩越出色。
1、玩物不一定丧志。在玩的过程中,孩子可以轻松学到课堂上不可能学到的知识。在家里应该给孩子营造一个研究性的环境,让孩子在体验和实践中学习。
跟孩子商量好,每天晚上写完作业,都有一段“游戏时间”,时长根据孩子完成作业的情况调整,可以是一小时也可以是半个小时。楼下荡秋千,下五子棋或者玩扑克都是游戏内容。
刘老师和先生最喜欢跟女儿玩扑克牌,女儿最喜欢“争上游”或者“斗地主”,通过玩牌培养孩子“输得起”的品质,而不是一味地让孩子“赢”。
父母出于爱让孩子只去体会赢的乐趣,孩子在外面遇到挫折时就会表现得很脆弱。
这一点我感触很深,老二跟哥哥或者爷爷下棋的时候就会非常不高兴,甚至哭鼻子。
“游戏时间”可以锻炼孩子的很多能力,让女儿在写作业时非常专注,速度也很快,因为她知道作业写完后有好事情在等着她。
一些孩子写作业磨蹭的一个重要原因是用来对付家长布置的额外作业。
孩子的心理是:既然很快就把老师布置的作业写完了还会有新的作业,不如写慢点,把时间拉长,这样爸爸妈妈就不会再给我布置新的作业了。
相比较,承诺在作业完成后给孩子一些“甜头”,孩子的学习劲头就会加大,也更容易尽快完成作业。
刘老师还把周日规定为“家庭日”,也就是说,这一天无论大人和小孩都不能安排其他事情,大家一起活动。这一点,非常难得。
2、大自然是本无字的书。在孩子的塑造期,尽可能多地让他接触大自然。
玩雪就是认识雪,看一棵树就是认识一棵树。面对一个自然的世界,孩子把自己的身心投放进去,去感知它的美妙。这么一个体验快乐、锻炼勇敢的过程,也就是帮助孩子建立人格的过程。
人们常说的“读万卷书,行万里路”就是这个道理。
3、养殖与种植:体验生命的神奇。
女儿的整个小学期间,刘老师家一直没有停止过养育小动物,而且因为她的女儿酷爱昆虫,昆虫更是她家的常客。
除了满足孩子的好奇心,陪着她养小动物外,也会和她一起在家里种一些植物,让她了解植物的习性。
教育家卢梭在《爱弥儿》中就对父母们说:“你知道用什么办法使你的孩子得到痛苦吗?那就是:百依百顺。”
4、从小运动好处多。
运动可以使孩子身体健康、精神饱满,帮助孩子提高学习效率,让孩子增加自信,提升他在群体中的人气,拉近和同学的`关系,运动还可以锻炼孩子的协作精神,为他将来走向社会做准备。
第二部分:阅读,泡在书海里。
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阅读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上阅读;
父母为孩子创造的是看电视的氛围,孩子就可能喜欢看电视。
让孩子有书读,让孩子读到书。
“有书读”,就是家里要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
“读到书”,就是要让孩子能够接触到书。
1、让书店成为“第二书房”。
挑选适合孩子阅读的书。要满足好奇心,孩子需要读更多的书;要学习知识,孩子需要读更多的书。
2、报纸杂志,鲜活的知识。课外阅读非常重要,这一点毋庸置疑。如果说大部头的著作是山珍海味的话,那么报纸杂志就是餐桌上的小菜。
让孩子养成阅读的习惯,就好比为孩子安装了一台发动机。从小养成阅读的习惯,不仅可以丰富孩子的知识,而且可以提高孩子的学习能力。
读书多的孩子理解能力强,不仅语文成绩好,对理科知识的学习也有非常大的帮助。
家长指导孩子学写作文,就好比教练教孩子学游泳一样,如果只在岸上给孩子讲动作要领的话,孩子不见得能学会,而教练亲自下到水里把动作展示给孩子,效果就要好得多,孩子很快就能学会游泳。
一二年级的孩子写作文,孩子讲,家长写,家长一字不差地写下来,写完之后朗读刚才两个人共同完成的作文,让孩子感觉是否需要修改。在这个过程中,家长只是助手,不给孩子任何建议,而是充分调动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写”出完全属于孩子自己的真实的作文。
第三部分:学习,学习是一颗糖。
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地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须要刻意在孩子的学习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
这一部分,刘老师讲述了孩子上幼儿园尿裤子的事情,提到了“心理问题躯体化”的表现。女儿在幼儿园遭受了打击,虽然说不出来,但是内心已经在抵制这个幼儿园了。家长不懂,依然每天送她去幼儿园。小小的她没有能力反抗,就下意识地尿裤子。
教育孩子,学习一些心理学是很有必要的。
1、耐心等一等初入学的孩子。做不好的时候,孩子自己往往也很着急,如果学校老师对他有批评的行为,他便不自觉地把自己和别的小朋友比较,内心自然产生焦虑和无措。这时候他是真心希望家长可以理解、体谅并能够帮助他,如果家长也指责他的话,孩子的自尊心会无端地受到践踏,自信心也难以树立。这时候家长要做是看看自己可以想点什么法子帮助孩子。
在帮助孩子顺利度过初入学的这一阶段,家长既是教导者,也是陪伴者。家长要以接纳和爱的方式帮助孩子。
一二年级的小朋友记单词或者认字,家长可以制作一些卡片,通过和孩子玩卡片游戏,让孩子记住单词。
家长每天处于焦虑、着急之中,不仅于事无补,孩子也会被这种来自大人的焦虑和着急影响,生活在不安之中。孩子本来就不知道该如何做,再加上恐惧和害怕,反而更容易做得慢、更容易出错,所以做事的效率和效果一定出不来。
2、呵护和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当孩子问问题的时候,家长一定要认真回答。即使家 ……此处隐藏11572个字……,在培养学生的学习习惯方面也会有很大的帮助。
在这里,我就向大家简单介绍我工作中能用得到的经验。本书我最喜欢的是阅读篇这一章。阅读篇讲述了李若辰的'父母从小为她营造阅读氛围,陪她一起读书。在家庭条件不不好的情况下为了让她能多读书,为她买旧书,一有空闲就陪她到书店读书,为她创造了喜欢阅读、方便阅读的好环境。并且借鉴了好的教育方法用到女儿身上,还为我们推荐了不少好的书籍。
说到让孩子阅读我觉得这方面很重要。一个人仅仅靠眼睛耳朵大脑吸收得来的知识远远比不上从书籍中获得的多。这也就是说,阅读将会给人带来更丰富的知识。那么,从小怎样使孩子喜欢阅读,学会阅读,作者用自己的亲身经历告诉我们答案。要培养孩子喜欢阅读首先得给孩子创设阅读环境,其次家长得以身作则,陪着孩子阅读。此做法不仅适用于家长,我觉得身为教育工作者同样也能用得上。
当我读完阅读篇后,真感觉我在学生面前还有很多地方做得不够,给学生阅读的时间太少了,导致学生的作文水平没有提高。所以,今后我要给些时间让学生们阅读,课间陪学生阅读,多给学生推荐阅读好的书籍,并给孩子们制定一些阅读计划。
各位家长朋友、同事,让我们一起为了孩子的健康成长,为孩子创造好的看书、学习氛围。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13《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是一位平凡而优秀的妈妈所做的真诚分享。她用质朴的笔触,重温了女儿小学成长的点点足迹以及这些足迹如何为女儿铺就了通往北京大学的坚实台阶。
几乎是一口气读完的全文,文中的很多观点给了我启发和共鸣,也让我深深的审视了自己对孩子的教育。其实,每个孩子都是独特的,再顽皮的孩子身上也有很多闪光点,只是如何发现它。邵思文是从小就是一个很顽皮的孩子,在幼儿园的时候,有一次,他和几个男孩子上课打闹,被老师请到教室外反省,没想到,这几个男孩子居然跑到走廊尽头的小屋子里去撒尿。DANNY老师发现后,当然是气炸了,但他没有马上批评孩子们,而是问他们为什么这么做,孩子们的回答很简单,因为想要上厕所,而教室外没有厕所,不得已选择了那间屋子。DANNY老师发现孩子们找到了“上厕所”这个问题解决方法,虽然这个方案不是最佳的。他首先表扬了孩子们自己想办法解决了问题,接着让孩子们自己做错的事情自己解决——拿着拖把去打扫了屋子,最后让大家想想这个事件还有没有更好的解决方案,孩子发言很踊跃,也想出了很多更好的办法。在孩子貌似铁定被批的行为下,DANNY老师发现了孩子能想办法解决问题这个小小的闪光点,并鼓励孩子放大这个闪光点,独立解决更多的问题。其实教育就是发掘孩子闪光点,并引导孩子把闪光点扩大,成就更多闪光点的过程。
学习的本质就是学会自我学习的方法,养成终身学习的习惯。人的一生,一直处于不断学习的过程,跟学历无关,即便拥有再高的学历,也需要不断的学习。让我们受益终身的'就是好的自学方法,为什么有的人看了书就是看了,没有感悟没有收获没有提高;而有些人,不光看书,连看人家做一件事情,都会总结会积累会成长。只要我们养成了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方法,任何困难都可以克服,任何难题就可以解决,成功只是早晚的事情。书中给我很多帮助孩子养成学习好习惯的方法,很实用,很有效。
所以,让我们放低期许,放慢脚步,发现孩子的闪光点,引导孩子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让孩子在快乐中学习,在学习中成长。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14《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这本书很合我的口味,刘称莲老师的很多做法值得我学习。
其中让我感受深刻的是学习篇——学习是一颗糖,这一部分的第二篇:寻找孩子喜欢上学的“吸铁石”。文中说道,小学生喜欢学习的前提就是热爱学校,热爱老师,热爱同学,并对学习充满兴趣,只有这样,他才会对学习充满热情并不断地成长进步。所以没有必要刻意在孩子的学习上花太多的心思,而是想办法让孩子爱上学校,爱上学习,让孩子渴望和小伙伴交往,孩子有几个好朋友,就如同有了几块孩子上学的“吸铁石”,让孩子期盼和老师见面,想方设法让孩子喜欢上每一位老师,从内心崇敬老师,孩子才会爱上老师的课程,并努力学习。让孩子的好奇心得到呵护,“副科”同样激发了孩子的学习动力,让孩子觉得学习是生动有趣的,从而爱上学习。让孩子的成就感得到满足,不断的夸奖和鼓励孩子,满足孩子的成就感,让孩子越来越自信,而自信又是孩子做事情成功的基础。作者的实践处处绽放着独特而有效、用心而无痕的教育智慧。
作为老师,我从中可借鉴的非常多,如何能将自己的课上的生动有趣;如何能做一位有魅力的老师去吸引我的学生;如何让学生爱上学校、喜欢上学;这是我需要思考和学习的。
小学是孩子成长的`重要起点,这六年可能会影响他人生后面的六十年。孩子的成长是自然且独特的,作为孩子的小学教师,我们需要给孩子更多的引领,这就需要我不断的学习,提升自己,不断的创新,用自己的爱和智慧同家长朋友一起为孩子引航,静静等待孩子健康、快乐成长。
《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后感15尧尧还有一年半就要上小学了,为了将来能游刃有余的担任小学生妈妈的角色,本周我花了大概3,4天的时间读完了刘称莲老师的《陪孩子走过小学六年》,读完后感觉收获良多。以下是我觉得值得大家注意的几点:
首先,应该鼓励小孩子多玩、多运动,在玩乐中学习,能够弥补在一般意义的学习中学不到的知识和能力。例如,爬山、拼图等能锻炼孩子延迟满足的能力。经常运动能使孩子保持充沛的精力。
第二,多读书,多多益善,养成阅读的习惯。可以经常去图书馆读书。这一点十分值得我们学习。现在很多图书馆都鼓励在里面读书,可以在图书馆里阅读很多的书,这是在家里阅读没法比的。遇到特别好的书也可以买回家里反复阅读。输入多了,知识面自然扩充了,输出也会变得相对容易。
第三,对于刚入学的孩子来说,如果暂时跟不上学校进度,家长也不用着急,重要的是培养好的学习习惯。且每个孩子都有其擅长和短板,家长应该能及时发现孩子的特点,并针对特点制定对应的措施。
第四,经常鼓励孩子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给予肯定,会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第五,引导孩子喜欢自己的老师,只有喜欢老师,才会喜欢上学和学好老师教的.课程。
第六,如何养成好的学习习惯?在规定的时间里做定好的事情,如果临时有变化,也要彼此协商好弥补的方式。
第七,如何学好语文?多输出,例如多写日记等,如果孩子不会写,可以口述,家长记录。如何学好英语?多输入,每天听英语音频,逐步背诵好的语句。
第八,在孩子低年级时,要多陪孩子读书、游玩,多鼓励孩子,满足孩子对于亲情的需求和对于自己的认可。在孩子高年级不需要自己时,适当放手,不随便干预孩子的事情,使孩子不对自己形成依赖,也不使自己对孩子形成依赖,彼此独立才能建立健康的亲子关系。
第九,多和孩子沟通,不利用家长的权威随便决定孩子什么应该做,什么不应该做,而是大家商量着来。希望孩子做的事情,家长首先要做到,例如,不许孩子上网玩游戏,家长就不应该上网玩游戏。孩子最善于模仿,一般家长喜欢干什么,孩子也会喜欢干什么。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