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时间:2025-07-31 06:54:21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

现如今,我们都经常看到试卷的身影,在各领域中,只要有考核要求,就会有试卷,试卷是命题者按照一定的考核目的编写出来的。你所了解的试卷是什么样的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1

随着课改的深入,考试评价的形式和内容也在做相应的改变,突现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联系实际解决问题能力的关注;在发展性上,积极寻求试题呈现形式的多样性,加大联系生活实际的数学知识的考查力度。具体而言,此次命题题量大,题目类型琐碎灵活。不但考察学生基础知识及口算、笔算能力又考察了学生的观察、分析、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动手能力,还考察了学生认真审题及细心答题的习惯。

考生卷面得分率及失分状况分析试卷共分六个大题:

一、填一填。共9小题。出错最多的是第7,9题。这两道题是考查学生对“找规律” “倍”这部分的知识的掌握,出错原因是部分学生没有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学得不扎实。

二、判断。共5小题。出错最多的是1,2题。这两道题是考察学生对“质量单位”“余数” 这部分的知识的掌握,出错原因是部分学生没有灵活掌握所学知识,学得不扎实。

三、直接写出得数。共16小题。学生多数能做对。

四、动手,实践。学生多数能做对。

五、统计。3题个别学生问题提的不对,语言组织不合理。

六、解决问题。共5小题。都很简单,答题情况较好。

存在的问题:

1、教师指导学生灵活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方面还不够。

2、学生不能透彻地理解数量关系。

3、教师指导学生如何分析题目,在培养学生良好的认真读题、审题习惯方面还欠缺。

4、优生的学习习惯也不是太好,没有最大限度的`发挥出自己的水平。

   改进的措施:

在今后的教学中要特别注意知识的迁移,教给学生分析题目的方法,让他们懂得变通,将所学的知识灵活运用进行解题,培养他们的分析、推理、逻辑能力。平时练习的设计多训练发散学生的思维。此外加强对后进生的辅导,使全班的学生得到均衡发展。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2

一、填空。(23分)

1、填口诀

二四( ) ( )得九 ( )十二

三五( ) ( )得六 三六( )

2、9的3倍是( ),4个5相加的和是( )。

3、7×6=( ),口诀:( ),读作:( ),表示:( )

4、1米=( )厘米 45厘米-6厘米=( )厘米

37厘米+5厘米=(  )厘米   23米-8米=( )米

5、在下面的( )里最大能填几?

( )×6<27 ( )<3×7

4×(   )<15 35>7×( )

6、一把三角板上有( )个角,其中( )个是直角。

7、比67多29的数是( ),比67少29的数是( )

8、联系生活实际,填上适当的长度单位。

姚明的身高是226( ) 教室门的'高度大约是2( )

东方明珠电视塔高468( )

9、有三个班进行乒乓球比赛,每两个班进行一场,一共要比赛( )场。

10、用2、4、6三个数可以写出的两位数分别是:()。

11、长方形有( )条对称轴,圆有( )条对称轴。

12、在○里填上"+"、"-"、"×"或""、"="。

8○6=48 36○73-37 9×7○65

2○2=4 43○6×7 18○9=9

二、判断。(5分)

1、9个相加的和是13。 ( )

2、小强身高大约是137厘米。 ( )

3、角都有一个顶点,两条边。 ( )

4、计算48+29,得数大约是70。 ( )

5、1米和100厘米一样长。 ( )

三、选择题。(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5分)

1、5个3相加是多少?正确的列式是(    )

A、5+5+5=15 B、5+3=8 C、5×3=15

2、用2、6、0三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有(    )个。

A、2     B、4     C、6

3、小明有50元钱,买故事书花了28元,他大约还剩( )元。

A、22 B、30 C、20

4、5+5+5+4,不可以改写成算式( )。

A、5×4 B、5×3+4 C、4×5-1

5、4个好朋友见面互相拥抱一次,共要拥抱( )次。

A、3次 B、4次 C、6次

四、计算。

1、直接写出得数。(6分)

3×4= 6×7= 85-32= 3+7=

8×8= 31-2= 5×2= 7×8=

26+6= 1×9= 3×5= 8+41=

2、用竖式计算。(18分)

90-47= 59+26= 63-28=

37+46-54= 81-32-27= 42-34+57=

3、列式计算。(6分)

(1)5个6相加,积是多少? (2)9的3倍是多少?

(3)一个因数是9,另一个因数是7,积是多少?

五、画一画。(9分)

1、以给出的点为顶点,画一个比直角大的角,并写出它各部分的名称。

2、画一条比3厘米长4厘米的线段。

3、请按对称轴画出图形的另一半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3

一、 填空。27分)(命题思想及检测意图: 目的是考察学生对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1、

有( )个( ),可以写成加法算式( ),

也可以写成乘法算式( )×( )=( ),

( )和( )是因数,积是( )

2、用3、12、6、2编出四道乘法算式。

3、用 7 、 1 、 3 ,能写出( )个两位数。

4、在下面括号内填上“米”和“厘米”。

(1)铅笔长19( ) (2)一条河宽20( )

(3)门高2( ) (4)眼睛盒长16( )

5、 在图中,有( )条线段,( )个角

( )个直角。

6、请画出下面图形的对称轴。

7、填上“>”、“

5+6 5×6 100-54 56 99厘米 1米

二、 画一画。(4分) (命题思想及检测意图: 目的是 ……此处隐藏11173个字……

该试卷既注重初中数学的基础作用,又重视从知识考查到能力立意的转变;又力求呈现方式的丰富多彩;既坚持面对全体学生,又体现出合理的区分度,充分发挥了试卷对七年级学生的数学教学的评价与导向作用。具体如下:

1.注重双基考查

试卷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结合了实际背境和解决问题的过程,更多地关注学生对知识本身意识的理解和在理解基础上的应用,在重点考查基础知识核心内容知识点的同时,保持了适度的覆盖面,保证了基础试题应有的比重和位置。

2.突出数学应用

关注数学与现实的联系,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与解决问题的能力,既是教材与纲的要求,也是新的《数学课程标准》所倡导的基本理念。试卷突出了数学的应用价值,加了考查力度,注意从学生熟知的生产、生活与学习中寻找鲜活的实际素材,然后提炼加工,使数学知识与实际应用浑然一体。

3.强化思想方法

数学试题不仅要考查运算能力、思维能力、空间观念和运用数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能力,而且要考查阅读理解和归纳猜想能力,操作能力和探究能力,以及蕴含于其中的数学思想方法,这种数学的素养与品质,正是学生继续发展所必须具备的。

二、对试卷的建议

对第10题,认为若能改为填空题可能更好,学生就不会用代入检验的方法轻松地钻了出卷的空子,所以试题情境没能公平设置。最后第24题的最后一步,有些学生用了错误的方法,可是同样写对了答案,这题目数据出的不好,而最后的答题形式确是填空题,地体现了试卷情境的`不合理。

三、学生答卷的突出问题

(1)段平均分为72.8分,段前20%学生的平均分为89.5分, 段后30%的学生平均分为42.9,段90分以上共有127人。可见学生数学学习两极分化的现象严重,少数学生由于基础差,不会做题,整洁性差,准确性不高,得分率低,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和学习方法。

(2)学生审题习惯差,见到改过的试卷后才知道自己没看清楚就随便做题目。如第16题;把已知角的位置看错了;第22题:把边长看为周长;第24题:不了解题目的意思。

(3)不注重解题的思想方法。如第10题:部分学生根本就没有注意用整体法,耗时又耗力。第18题,学生没有注意用平移的数学方法,也比较费力。第24题,很多学生思维混乱,不知道该如何去解决问题,有些做对的学生也不知道如何去解释自己的想法,缺乏探究意识。

四、对教学的思

1.夯实基础 注重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在考试中,考查学生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始终都是摆在突出的位置,始终作为考查的重点内容。对此,我要有清醒的认识。事实上,从学生答题暴露出来的问题可以看出,在“双基”教学上还存在着薄弱环节,学生因“双基”掌握不牢而失分,因“双基”欠缺而导致综合应用能力不够的现象严重。因此,在今后的教学中,对基本知识要讲清、讲深、讲透,要切实引导学生在合作学习、探究学习中掌握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方法,要立足课本,读懂教材,使学生掌握基础知饰固,学生的思维活跃,且有一定的深度,全体学生成为真正意义的学习者。

2.注重实际 强调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

近年来各地考试命题逐渐增强了对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考查,从本次期中试卷学生的答卷情况来看,还存在应用意识不强、阅读理解薄弱、数学建模能力欠缺的现象,它要求教师在今后的教学中要注意联系实际,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采用“问题情境建立模型解释、应用与拓展”的模式展开教学,要创造这种模式的教学情境,让学生经历数学知识的发生、形成与应用过程,引导他们重视数学在生产、生活及相关学科中的应用,掌握建立数学模型的基本方法,逐步提高数学建模的能力。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15

一、计算(共26分)

1、口算(20分)

85= 204= 36= 244= 946=

48= 273= 78= 25+7= 25+9=

67= 30-6= 95= 488= 77-7=

182= 567= 67-30= 546= 3054=

2、用竖式计算(6分)

50-26+49= 38+42-33= 23+36+27=

二、填空(共30分,8小题2分)

看图列式

□+□=□ □□=□

□□=□ □□=□

38读作( ),表示( )个( )连加。

546=( ),表示把( )平均分成( )份,每份是( )。

按规律写:8、12、( )、20、( )、( )。

在( )里填上合适的数。

( )3=27 ( )4=8 12( )=6 3( )=9

6、在○里填上或=。

40厘米○ 4米 77○7+7

162○405 1米○60厘米

7、在( )里填上合适的单位

课桌高约70 ( ) 小床长2( )

小红身高1( )20( ) 脚大约长20( )

8、 在每两个点之间都画一条线段,

可以画( )条。

9、△△△△△△

△△△△△△△△△△

⑴第一行添上( )个△,就和第二行同样多。

⑵从第二行拿( )个摆到第一行,两行的△个数就同样多。

三、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共5分)

1、2个8相乘,积是16。 ()

2、我们学过的长方形和正方形,都是四边形。 ()

3、被除数是8,除数是2,商是16。 ()

4、计算819=9,运用的口诀是九九八十一。 ()

5、一个数,比30大,最小是29。 ()

四、选一选(共5分)

1、( )是平均分。

①○○○ ○○○○

②○○ ○○ ○○

③○○ ○○○ ○○○

2、5+5+5+4可以改成的.算式是( )

①54 ②53+4 ③54+1

3、可以用42表示的算式是( )

①4+2 ②4+4+4+4 ③2+2+2+2

4、图中线段长( )厘米

①7厘米 ②4厘米 ③3厘米

5、一条脚踏船最多可坐2人,一个旅游团有18名客人,至

少需要( )条船。

①8 ②9 ③10

五、画画,连连。(共6分)

1、画一条长5厘米的线段.(2分)

2、

下面这些照片分别是谁拍的?请小朋友连一连。

六、解决问题。(共28分)

1、用18米长的绳子做9条同样长的跳绳,每条长多少米?

2、

(1)做了多少面红旗?

(2)做了多少面绿旗?

3、我和3个同学做花朵,每人做了8朵,一共做了多少朵?

4、妈妈买了15个苹果,小红每天吃2个,一个星期能吃完吗?

《小学二年级数学期末试卷.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