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实录

时间:2025-07-27 01:18:23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1

教学目的:

1、在学习了统计表和统计图这一单元后,让同学利用所学的统计知识,认识我们身边浪费水的现象,从而树立节约用水的意识。

2、通过动手操作和分析,认识水环境的污染,认识到节约用水要从节约每一滴水做起。养成不论在何时何地,都要节约用水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通过数学计算和分析,认识到节约用水的重要性,提出有效的节水措施。

教学准备:学具:计算器、三角板、铅笔; 课前同学收集有关水资源知识;教具:多媒体课件。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引出问题。

师:同学们,现在我们全世界人民的目光都在关注着哪里?

(生齐答:伊拉克战争。)

师:美、英等国为什么不顾全世界人民的反对要向伊拉克发动战争呢?

(生答:想占领伊拉克的石油。)

师:关于战争,联合国的有关组织曾说了一段这样的话:

(多媒体播放声画)

紧接着师导入:石油争完了,再过几年或几十年,人类将面临着争水的战争,同学们,作为二十一世纪的小主人,你们有什么感想?

(生:美国人真可恶……

我们中国缺水吗?…水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吗,为何还要打仗呢?…)

二、 分析问题,得出结论

1、师抓住刚才同学提出的“水不是用之不竭,取之不尽吗,为何还要打仗呢?”这个问题,你们认为这位同学说的有道理吗?先分组讨论一下,然后你们能根据课前你所收集的资料进行说明吗?

(生分组讨论,师巡视观察)

2、生分组汇报讨论的结果。最后引导得出:我们中国是一个缺水的国家,深圳是一座缺水的城市,我们大家都要节约用水。

3、师: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日常生活中,常可以碰到这样的情况:水龙头或水管坏了,水一滴一滴地往外流(多媒体出示),遇到这种情况你会怎么办?

生1:不论他,一滴一滴地滴也滴不了多少…

生2:修好他,或换一个…

同学们,你同意哪一种说法呢?(少数同学同意第一个说的。)你们能用我们所学的数学知识来说服第一种说法的同学吗?先自由地讨论一下。

生:课前我们组的同学丈量了一下水管的滴水速度大概是每分钟滴60毫升,(同时,师让同学把他们在课前收集的水给大家看)照这样计算,一天可能会滴一桶水。

师:你们在课前收集的'一分钟的滴水情况与刚才这位同学的比较看,有什么偏差的吗?(生汇报的都在60毫升左右)那我们就用这个数据来具体计算一下,究竟一天能滴多少,把你们计算的结果填入老师发下来的表格上,同时根据统计表绘出一个相应的统计图。(分组进行,师巡视观察。)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2

6、7的加法和减法课堂实录

仙桃市大新路小学印琼

教学内容:

人教版实验教材一年级上册第45-46页内容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

1、掌握得数是6和7的加法及6减几、7减几的减法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相应的口算。

2、在具体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并在学习"一图式"的过程中体会多样化的策略。

3、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和探索精神。

教、学具准备:

多媒体课件,花,圆片等。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激发兴趣

引导学生复习6、7的组成

师:小朋友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

生:喜欢。

师:好的,我们一起去看看。收获的季节来到了,小动物们准备去自己的菜地里,瞧!它们要出发了,多漂亮的小汽车呀!可车还没有装轮子呢!前面我们已经学习了6、7的组成,那么你们能从下面的这些轮子中给小汽车装上合适的轮子吗?如果你说对了呢,小汽车就会"嘟嘟"的开走了。

生:第一辆车,4和2组成6。

师:答对了,小汽车开走了。

生:第二辆车,3和3组成6。

师:又答对了,你真棒!

生:第三辆车,1和5组成6。

师:太好了!请继续看这辆车。

生:3和4组成7。

师:你真了不起!这辆呢?

生:2和5组成7。

师:你真聪明!最后一辆车全班一起回答。

生:6和1组成7。

二、发现问题,探索交流

1、屏幕出示"萝卜图"

师:小朋友们真了不起,小动物们谢谢你们,你们看,小白兔站在自己的菜地里多高兴呀!你看到了什么呢?

生:我看到了1个白萝卜和5个红萝卜。

师:哦,你观察的可真仔细,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

生:一共有几个萝卜呢?

师:要解答这个问题,你会列式吗?

生:1+5=6

师:说说你是怎样想的?

生:1个白萝卜和5个红萝卜合起来是6个萝卜。

师:哦,你是这样想的呀,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孩子!如果不看图,你会算1+5=6吗?

生1:1和5组成6。

生2:5个添上1个是6个。

师,你们可真会算。一个白萝卜和5个红萝卜,求一共有多少个萝卜可以列成算式1+5=6,那么,根据这幅图,我们还可以列出不同的算式吗?

生:5+1=6

师:你又是怎样算的呢?

生:5和1组成6,5个添上一个就是6个了。

师:谁有和他不同的算法?

生:看到1+5=6,想到5+1=6.

师:这个算法又快又好,你真聪明!求一共有多少个萝卜?即可以用白萝卜的个数加上红萝卜的个数,也可以用红萝卜的个数加上白萝卜的个数,结果是一样的。

2、屏幕出示"西瓜图"

师:小猴来到它的西瓜地,看到这幅图,你能提出什么数学问题呢?

生:一共有几个西瓜呢?

师:求一共有几个西瓜,怎样列式呢?同桌互相讨论一下,说说你的算式。

生:2+4=6

师:还有小朋友和他想的不同呢!

生:4+2=6

师:你是怎样想出4+2=6这道算式的?

生:我可以用大西瓜的个数加上小西瓜的个数,也可以用小西瓜的个数加上大西瓜的个数。

师:你真是个善于思考的孩子!那么不看图,会算4+2=6吗?

生:看到2+4=6,想到4+2=6。

师:你们听,他说的多好啊!谁能像他这样说说你是怎样算是呢?

3、屏幕出示"玉米图"

师:现在要出场的可是你们最喜欢的小动物了,请看,它来了,小熊站在它的玉米地想一个数学问题呢!你们猜 ……此处隐藏19393个字……个加号。

师:(指着第三种算法)像这样的竖式,一般写一个加号。这样写,大家会算吗?请每位小朋友把第三种算法的计算过程说给同桌听一听。

学生同桌间口述第三种算法的计算过程。教师再指定一个学生口述。

[评析:在学生自我探究之后,教师选取了四个学生的典型竖式计算,交流展示,并组织了两次对比:连着与分着列竖式计算的对比,连加时写一个与两个加号的对比。当然,这里引导比较辨析的提问也可改为“这四种不同的写法,你认为可以分为几类?”让学生一次性地比较,从而使学生的思维空间更为广阔。]

师:黑板上的这几种写法,你喜欢哪一种?

生:我喜欢第一种,过程清楚。

生:第二种比第一种简单,我喜欢第二种。

生:我喜欢第三种,第三种只列一个竖式,算起来快。

师:这些方法都是对的。在计算时,你们喜欢哪种方法就选择那种方法。不过,第三种算法是今天新学的,大家能掌握吗?你能用这样的算法解决新的问题吗?

出示:四、五、六年级一共借书多少本?

学生读问题,独立试做。前后四人小组交流计算过程。

师:我想请我们班32号小朋友做“小老师”,到前面来边写竖式边讲计算过程。我和其他小朋友都听他讲,好吗?

生:(边板演边讲)8 + 4 = 12,12 + 6 = 18,写8向十位进1;7 + 9 = 16,16 + 3= 19,19 + 1 = 20,写0向百位进1……

有一学生大声插话:不对!进2!正在讲解的32号小朋友的话被打断,他一愣,继而接着说:对对对,我说错了!19 + 1 = 20,写0向百位进2;1 + 1 = 2,2 + 2 = 4,4 + 2 = 6。得数是608。四、五、六年级一共借书608本。

师:对32号的讲解,大家满意吗?

学生自发鼓掌。

一个学生不待教师允许,跑到黑板前:我在算个位上的数相加时,先算4 + 6 = 10,再算10 + 8 = 18,这样简便。

又一个学生一边从座位上站起来一边说:十位上算的时候,7 + 3 = 10,9加进位的1等于10,10 + 10 = 20。这样算起来快。

师:大家听明白两位同学的补充发言吗?他们的发言提醒我们,我们不仅要会算,还要注意算得简便、迅速。在计算过程中,可以把能凑满10的数先——

生:相加。

师:让我们用掌声向两位同学表示感谢!请大家观察、比较今天这节课所解决的两个问题时的计算,它们有什么不同?

生:第一题,十位上相加后向百位进1;第二题,十位上相加后满了20,要向百位进2。

生:在计算时,我们要注意能算得简便的,要算得简便。第一题,十位上可以先算8 + 2 = 10。

师:同学们发言的质量很高!计算时,在保证正确的前提下,还要注意考虑如何算得简便,这样算起来就比较迅速了。

[评析:在学生用多种方法探究三位数连加竖式计算的基础上,引导学生进行判断、比较,说算理、说算法,广泛交流,明确正误,对中求优。教者只是引导、安排、点拨和鼓励学生的学习行为,使学生在课堂上感受到自我探究和才智展示的满足。由于教师对学生采取积极信任的态度,放手让学生探究,新知识和技能的获得成为学生自我发展的必然衍生之物。]

师:请大家完成数学书第40页“想想做做”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后,指定三个学生口述计算过程,其余学生核对。

师:全对的小朋友为自己鼓鼓掌!做错的小朋友根据自己的错误,提醒大家在计算时注意什么。

学生发言,教师把几个学生算错的题目抄写在黑板上,学生根据自己的错误口述计算注意点时,教师用红粉笔在错误处圈画。

生:计算十位、百位上的数相加时,不能忘记加上进位的数。

生:满十进1,满二十进2。

生:进2不能写成进1。

师:几位出错的小朋友很诚实,而且提醒了我们在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我们在计算时还要注意:几个数相加,把能凑成10的两个数先加,再加上其他的数,这样算起来就比较简便、迅速。关于写竖式,我们要注意——

生:数位对齐,数写规范。

[评析: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的差错采取了十分宽容的态度,并把这些差错集中板书,引起全班的注意,以差错为资源,让学生根据自己的错误,口述计算注意点,从反面引发学生对正确、迅速、简捷的计算方法的探究和思考。让学生从差错中学习,运用差错来启发引导,是教者高明的教法体现。当然,此法运用得当还在于必须十分注意尊重学生的人格,培养学生对待差错的平常心态,极其小心地呵护学生的尊严,自觉自愿地提供差错,并认为这也是为班集体的学习进步做贡献。教者在此表扬出错的学生“很诚实”是十分必要的。]

师:注意点大家都知道,那么在书写时自己就要严格要求自己。接下来,我们前后桌四人一组合作,进行接力编题计算。

师:活动方法是:第一人按照要求选择卡片上的数,编出算题;第二人检查所编的题目是否符合要求;第三人用竖式计算;第四人对计算进行评改。每编一题后,交换角色,编、查、算、改每人都轮换一次。按照惯例,计算正确得一颗星,书写美观再加一颗星。

依次出示编题要求:

① 三个数相加,个位上的数相加满20。

② 三个数相加,十位上的数相加满20。

③ 三个数相加,个位上把能凑成10的数先相加。

④ 三个数相加,十位上把能凑成10的数先相加。

学生编题计算。

师:接着刚才的编题活动,请大家看一幅场景图,你能收集图中相关信息,编出用连加解决的问题吗?

出示“想想做做”第3题(在图中增加:学生活动的场景,其中跳绳的168人,踢毽子的95人,跳皮筋的77人;一个正三角形的花坛,边长是268厘米)。

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问题:

① 三种树一共有多少棵?

② 一共有多少人在活动?

③ 花坛的栏杆一共长多少厘米?

学生在课堂作业本上完成这三个问题的解答。教师巡视了解学生的练习情况,对个别学生出现的错误进行个别指导。

教师出示选做题(学生可根据自己的作业速度情况选做,可全选或选部分题目,也可不选),作业速度较快的学生在检查完毕后完成。

选做题1:用今天学习的方法计算全校四个、五个年级或全校借书的本数。

选做题2:在方框中填上合适的数字。

[评析:巩固练习的组织,教师充分发挥教材的编排优势,把例题、试一试之后的“想想做做”5题巧妙地重组安排、改造加工,使练习具有层次性、针对性、思考性、综合性,避免将计算练习单纯作为“程序性训练”。在学生练习的过程中,教师以极其负责的态度、不懈的热情,深入学生之中,巡视并进行个别指导,使细致的具体到人的辅导发生和完成在课堂内,提高了练习的效率。教师还在课堂作业中安排了选做题,允许不同层次的学生在完成练习时自我选择,这也是课堂文化中的人文关怀的细微体现。]

《小学数学教学实录.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