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质量分析报告
随着个人素质的提升,需要使用报告的情况越来越多,我们在写报告的时候要注意语言要准确、简洁。那么,报告到底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中考质量分析报告,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中考质量分析报告1经过总校统一安排,我们完成了前半学期的教育教学工作。现就这次期中考试过程的关键点,以及在今后的有限教学时间里,优化教学,完善教学管理,查缺补漏,总体提高教学质量,做如下分析汇报:
一、期中考试状况分析
1、试题方面:本次考试试题是由总校统一组织命题,就整个试题而言,除个别科目考题偏难,(选题角度的不同)偏易外,其余基本都体现了目前考试命题要求:注重基础、体现潜力。
2、成绩状况:从总体成绩上看,大部分学科与上学期相比都有所提高,各年级优秀率有所提高,及格率明显增加。
3、考试所暴露的问题
①学生基础差
各年级都存在着部分学生基础太差,同班学生中,单科成绩差距太大,个别学生单科成绩个位数。例如:六年级的英语低分率较高,到达18%,三年级的数学、英语都在20%以上,这些都反映出学生的基础太差。
②学生的思想认识、研究态度问题
各年级都存在着部分学生研究目的不明确,研究方法不对头,没有养成在研究新课之前预习,在研究新知识的同时复习旧知识,在复习旧知识的同时求取新知识的习惯,研究浮于表面,敷衍行事,不能静心去研究,致使一些常见的就应熟知的知识不能正确解答。
③审题潜力
试题的入题深度的确定和入题方法的选取,决定了学生审题潜力的高低。大部分学生不知“磨刀不误砍柴功”这个道理,勿忙审题,甚至说匆忙做题,就连基本的思考过程都没有,或失之于思维方法公允,或失之于入题角度不正确,或失之于完成过程草草。答题语言的组织,缺少准确性和逻辑性。前言不搭后语。
二、此后教学工作思路
期中考试之后的教学已经进入了后半期,即进行新课研究和综合训练阶段,在这一阶段我们认为应着重做好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1、注重基础,精讲精练。
在教学中,我们教师都把基础知识的传授与训练做为重点,能够多次严格训练以求到达夯实基础的.目的。但究竟不完整如我们所愿,仍存在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相脱节的现象。应当看到,所谓夯实基础,毫不只是背熟讲义,增加练习题的数目而已,而是在深切理解的基础上,能够举行知识迁移,能够熟练地运用,把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潜力,这才叫夯实基础。
2、强化训练,查缺补漏,提高潜力
我们在教学中,都非常注重训练与检测,学校要求举行周检测,单位检测,这在很大程度上,起到巩固知识,检测课堂教与学的效果,查缺补漏的作用。但是根据我们检测的过程和成效来看,我们的学生有时在课堂上感觉研究的很好了,拿起书来一看,概念原理什么都明白,但一遇到考试,或者稍具综合性的题目,需要这些概念,原理解决问题时,却又感觉貌同实异,吃不准,有时还得再需要看看讲义怎样说的。之所以出现这种现象,究其根源就是平时只注重做题,满足于做对,缺少对概念、原理的深挖、细抠,没有注重构成宽泛的,严密的知识体系。因此,我们在做检测训练工作时,设置的习题要结合学生实际,选取那些有多种解法的练习题,让学生简练,做到一题多变、多解、多题一解。拓展外延,阐发归纳,做一题、学一法、分一类、通一片。
3、分类指导,分层辅导,个别辅导。
各科在举行整体教学的同时,要分层抓好三类生的工作(优、中、学困生)如优生的培养,做到及早抓,抓好抓实,可打破单科界线,会合优势力量举行,各科齐抓共管,课上组织优秀生讨论难题,典型题,课外增加布置新的资料,课下可个别面批、指点。中间生,要常抓不懈,课堂教学时,要盯紧不放,课外指点工作更应做细做实。要掌握好尺度,大胆降低难以到达的训练要求,放下预计没法打破的知识,尽量腾出更多自我消化的时间。学困生的工作,难度最大,也是一向影响我们整体成绩的组成部分。这些学生,需要我们教师要有耐心,细心和爱心,把学困天生绩进步工作,当做一场持久战争去思考。各科要协调做战,齐抓共管。当面指点,当面修改作业及检测跟踪指点可能会有效果。
总之,此后工作应做细、做实、做好,细节决定成败,付出决定运气,只要我们再执着地追求,不放下每个细节,成功就会属于我们。
中考质量分析报告2开学以来,经过九年级教师和学校领导的共同努力,教学管理工作在稳中求细中已步入正规化轨道,控辍意识、夯实双基意识、优生培优意识,成绩质量意识、中招升学意识、争当先进意识已深入人心,学导练三三课堂教学模式的运用大大提高了课堂教学的实效,教学质量逐步提高。今天我发言的题目是:抓双基、促发展、创佳绩。
一、公布月考成绩
1、九年级学科成绩排序(只说名次)
2、九年级班级成绩排序(只说名次)
3、三校联谊成绩(1)公布成绩(2)与期末相比
九年级:
B层前120名,A层前50名:9.1(20)9.2(22)9.3(15)9.4(23)9.5(33)9.6(25)9.7
(34)9.8(28)较好班级9.4、9.2、9.7、9.5低于平均数班级9.3、9.6、9.8。
4、(1)成绩优秀个人B层:建国、鹏群、姬玉、振荣、岩龙、玉芬、静波
A层:红斌、俊斌、伟峰、振荣、岩龙、玉芬、东阳
(2)教学成绩优秀班级:红占的9.4班、晓阳的9.7班、海燕的9.5班、晓飞的9.2班。
5、成绩低于0.9的教师有A层:英才(0.7)、玉平(0.63)、瑞宽(0.77)、张言(0.81),(重点分析及格人数,过差人数,流失人数)
低于0.9的班级有英才的9.3班
6、开学以来各班流失学生数9.1(1)9.3(1),其它各班巩固比较好
二、开学以来的做法
(一)教学管理:
1、以双争双树为载体,实施学校领导模范带动,促使科任教师、班主任积极入班教育教学,8位班主任每天早晨5:25之前准时到班,入班后立即督导学生认真读英语,读书声音响亮,效果较好。每周日下午相当一部分教师和班主任都能3:30之前进班辅导学生,象珂琦、姬玉,英才、玉明、俊斌、玉芬、红占、鹏群、晓飞、张言、东波等。
2、狠抓教学常规不放松,每周教学常规检查来看,教师备课、作业批改、单元过关等严格按照要求进行,并做好分析、反馈工作。
3、以磨练县达标课教师落实“三环六步教学模式”课堂教学为抓手,推动我校课堂教学改革,全力打造高效课堂。
4、强化教学教研,班与班之间的交流,学校三次召开A层班主任会,就如何提高A层1
班级学生成绩进行探讨、对新任教 ……此处隐藏16922个字……时让他们读做好的课堂作业本的关系。多多少少有些印象。
三、出现的问题分析:
1、生字中错的比较多的是“旗帜”和“钢琴”,“琴”的“今”写成“令”,“钢琴”写成“刚琴”。这些字虽然在平时也经常强调,但错误率还是很高。说明老师的强调学生没有听进去。还有一个虽然他们分开的字认识,但是反映稍微慢点的学生不会运用这些字,同音字很容易混淆,在巩固加强这些生字的时候,要多利用他们组词来发现问题,并要及时纠正。
2、形近字组词一题中出错最多的是“场”和“扬”一组,“座”和“坐”还是混淆。以后要加强这方面的练习。
3、补充词语一题中“春华秋实”的“实”写成“时”;“拔苗助长”的“拔”写成“把”。,只是单纯记忆而不会写。
4、根据部首查字典。个别学生后面除了部首还有几画数的不准确。这点可能老师在讲部首查字法的`时候,对于这类字,没有特别强调说明,也没有很好的拓展,所以错误率比较高。
5、我会照样子写句子。我认为这题错的原因主要是在2个方面。(1)、没有认真的审题。(2)、字不会写。
6、填写古诗;白云生处有人家写成白云深(声)处有人家。这个主要是在平时朗读的时候,对于学生都准字音这块要求不严格。
7、阅读理解。对于阅读理解这块我想主要的问题还是短文没有读透,审题不完整,在平时上课的时候,没有渗透教他们学会学习的那种方法。
8、古诗连线。主要考察古诗文前15首的内容。大多数学生掌握较好,个别学生出现错误,主要是掌握不牢。
9、看图些话也是犯了同样的错误,图画要求没有看明白。
以上出现的问题主要归结为一下几点:
(1)、二年级主要的学习任务还是生字词,这点我没有做好,特别是后进生那块,问题很严重。
(2)、学生审题的能力没有培养好。
(3)反应慢的学生来不及做。
四、今后努力的方向
1、进一步加强与家长的合作,特别是优秀的学生,开阔其知识面,多读书;还有对学习感觉有些吃力的学生,提高其学习兴趣,尽快赶上来;
2、对于那批后进生,在平时的生字词教学中要对他们严格要求,通过好的学生要帮助这批学生。也要让他们写写句子。
3、提高课堂趣味性,绝不把当堂课需要掌握的知识放到课下去。
4、在平时做作业的时候,要渐渐的培养他们审题的习惯。
5、要好好的利用语文课堂作业本。
这次的期中考试,我发现我接下来这半个学期压力会很大,努力吧!
中考质量分析报告15一、试卷分析
本次考试试卷、考试时间由辅导站统一命制、制定,并组织对调监考教师考试,指定教师统一阅卷。应考人数5人,实考人数5人。其中,考试成绩徐晓丽98分,胡鹏山92分,王斌92分,刘麒80分,马才华79分;最高分98分,最低分79分;合格率100%,优良率80%,平均分分。
试卷共有十二道大题,内容涵盖丰富,题型多样,题量适中,字词句段都有涉猎。整体来看,试卷以基础知识为主,注重识字、写字、音节、词句积累、课文回顾、看图写话等各个方面的考察,并适当加以拓展,基本上全面考查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比之上学期期末考试,本次考试成绩较为理想。为了能够及时总结这半学期语文教学方面的经验教训,做好以后的语文教学工作,特将本次试卷的主要得、失分点分析如下:
1、看拼音写词语
本题的失分率比较低,原因主要在于教师的规范引导和严格要求。个人认为,在以后的教学工作中,应继续加大学生的书写力度,认真教给学生如何一笔一划地把字写端正、写正确。
2、多音字的选择
本题失分情况比较严重,例如:“阴天”的“阴”,大部分学生不能区分是前鼻音还是后鼻音。窃以为失分原因主要在于教师对课文朗读要求的力度不够,普通话不够标准,以及学生方言作怪等。下半学期,要多借助智能畅言教学系统进行辅助教学。
3、加标点
本题是学生的软肋,也是主要的失分点。由于理解能力的限制,学生不能正确区分句号,问号,感叹号的意义和用法。我觉得,加强该环节的方法是多读,以培养语感。
4、照样子,写句子
这种题目既考查了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程度,又考查了学生的应变能力。对于将反问句改写成陈述句的题目,虽然我一再引导学生练习,但学生依旧似懂非懂,不会随机应变,灵活运用,所以造成了严重失分。
5、说话写话
题目给出了两幅图画,学生只要根据题目所列出的'要求写出几句话即可得分。但学生写得都不太乐观:语句不通,表述不清,错别字等现象十分严重,有一位学生甚至弃之不顾,一个字也没有写。可见学生写作能力是多么欠缺,教师必须引起重视,在以后的教学中多加训练,为三年级的作文起步做好铺垫。
二、与上次考试成绩及细水小学本次考试成绩的对比
我校上次
我校本次合格率优良率平均分最高分最低分100% 100%
100% 75% 80% 100% 94 98 90 75 79 85细水本次
三、学生答卷中反映的问题分析
1、教师方面:
(1)自身业务能力的不足,教学经验的欠缺,是造成学生成绩不能更加优秀的致命点。
(2)对短文阅读和说话写作题目训练的太少,以至于学生对此类题目产生了畏惧心理。
(3)对学生的要求不够严格。布置的作业学生不能及时完成时,未能给予适当的批评和督促。
2、学生方面:
(1)只重视生字的书写,对课文的朗读还不够,造成对课文内容不是十分熟悉的悲剧。如:部分学生连蒲公英传播种子的方法是什么都不知道。
(2)放任自流,没有养成做完题后检查的良好习惯。如,胡鹏山同学将“五谷丰登”的“五”写成了“无”,这是不该出现的失误。
(3)眼高手低,能将古诗和课文背得滚瓜烂熟,但不能正确书写。
(4)个别同学书写不认真,卷面不整洁,容易引起阅卷教师的反感。
四、提高策略
1、重视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如书写习惯、标点符号的运用、卷面的整洁、汉字的笔顺等。
2、授课过程中,不但要注意生字的识记,更应重视课文的朗读,争取熟读成诵。
3、课堂识字过程中要加强造句及相关的句子训练。
4、进行答题指导,教给学生审题的方法以及一些基本的应考技巧。
5、重视优等生的培养,对徐晓丽同学,期望要更高一些,要求要再严一些。
6、进一步巩固中等生王斌和胡鹏山同学的成绩,针对王斌同学“记得快忘得也快” 、胡鹏山同学反应稍有迟钝的特点进行加强。
7、狠抓后进生刘麒和马才华同学,采用多种方法帮扶,给予更多的关心,做到课堂多提问,课下多关心,对他俩的作业争取做到每次都面批面改。
8、教师要不断改进教法,提高课堂的实效性。
五、奋斗目标
合格率100%,优良率80%,平均分85分。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