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说课稿

时间:2025-08-28 19:58:39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说课稿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说课稿

作为一名教职工,通常需要用到说课稿来辅助教学,通过说课稿可以很好地改正讲课缺点。快来参考说课稿是怎么写的吧!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说课稿,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说课稿1

一、说教学理念

1、以学生发展为本,着力强化个人主体意识,同时关注学生学习动机、兴趣等情感态度。

2、从学生已有的认知发展水平和知识经验出发,为学生提供充分从事数学活动的机会和充分的练习空间。

3、致力于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关注过程,让学生经历知识的形成过程,感受验证、转化,以及“用数学学数学”等数学思想方法。

二、说教材

1、教学内容

《分数的基本性质》一课是五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的一个内容。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学习了分数的意义、分数与除法的关系、商不变性质等知识的基础上进行教学的,它是以后学习约分、通分的依据。因此,分数的基本性质是本单元的教学重点之一。在讲解这一知识点时,应注意加强整数商不变性质的回顾,这样既帮助学生理解了分数的基本性质,又沟通了新旧知识的内在联系。

2、学情分析

学生在三年级上学期已经初步认识了分数,知道分数各个部分的名称,会读、写简单的分数,会比较分子是1的分数,以及同分母分数的大小。还学习了简单的同分母分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又学习了因数、倍数等概念,掌握了2、3、5的倍数的特征,为学习本单元知识打下了基础。另外,本单元的知识内容概念较多,比较抽象,学生的抽象逻辑思维在很大程度上还需要直观形象思维的支撑。在数学教学中,化抽象为具体、直观,对于顺利开展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3、教学目标:

(1)通过教学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再应用这一规律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2)引导学生在参与观察、比较、猜想、验证等学习活动过程中,有条件、有根据的思考、探究问题,培养学生的抽象概括能力。

(3)渗透初步的辨证唯物主义思想教育,使学生受到数学思想方法的熏陶,培养乐于探究的学习态度。

教学重点: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教学难点:学习自主探索,发现和归纳分数基本性质,以及应用它解决相应的问题。教具学具:课件,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彩笔。

三、说教法

“将课堂还给学生,让课堂焕发生命活力”,为营造学生在教学活动中的独立、自主的学习空间,让学生成为课堂的主人,本着这样的指导思想,以及学生的认知规律,我采用的教学方法主要有:

1、实际操作法

指导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涂一涂,比一比,从这些实践活动中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促使学生的感性认识逐步理性化。

2、直观演示法

先让学生充分感知,发现规律,然后比较归纳,最后概括出分数的基本性质,从而使学生的思维从形象思维过渡到抽象思维。

3、启发式教学法

运用知识迁移规律组织教学,用数学学数学,层层深入,促使学生在积极的思维中获取新知。

四、说学法

1、学生在学习分数的基本性质时,引导学生采用自主发现法、操作体验法,学生在纸条上涂出相应的阴影部分后,必然会对那三个图形进行观察和比较,从中有所发现。之后老师通过启发学生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证明那三个分数大小相等,在尝试中发现,在实践中体验,从而加深学生对分数基本性质的理解。

2、在学习例题的过程中教师先采用启发法,再采用学生自学尝试法,独立自主地学习将分数化成分母不同但大小相同的分数,并尝试完成练习题,达到检验自学的目的。

五、说教学过程

(一)、新知铺垫

(二)、新知导入

(三)、新知探究

(四)、新知探究

(五)、新知训练

(六)、新知应用

(七)、新知强化

(八)、新知小结

1、新知铺垫和导入

上课伊始我利用分饼的故事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亲自动手折一折、分一分、比一比,从直观上让学生感受到这几个分数大小是相等的,而这几个分数的分子和分母都不相等,这其中有什么规律呢?继而揭示课题。

(设计意图)好奇是学生的天性,通过分地故事能快抓住学生的好奇心,使他们在心理上产生悬念,带着疑问迅速切入正题。

2、新知探究

(1)、动手操作、形象感知

首先让学生用三张同样大小的长方形纸条折一折,再涂色表示出每张纸的1/2,2/4,4/8。观察涂色部分,说说发现了什么?在学生汇报时,说出:涂色部分面积相等,也就说明这三个分数大小相等。然后通过电脑再进一步证实学生的发现:通过观察,我们发现三个阴影部分大小相等,说明三个分数大小相等。

(设计意图)主要是利用学生爱动手以及直观思维的特点,让学生在动手操作过程中不仅复习了分数的意义,为下面导入新知识作好迁移,而且激活了课堂气氛,营造了良好的学习开端。

(2)、观察比较,探究规律

首先,在学生折纸的基础上,通过小组讨论交流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让学生理解“同时乘上或者除以”的意义,以及为什么要强调“0除外”这个条件。其次,总结出分数的基本性质后,要和以前学过的商不变规律进行对比,找出二者间的联系,使学生更好的理解、运用性质。

(设计意图)这一环节重在培养了学生大胆交流、语言表达的能力,同时学生在汇报交流中使问题逐渐明朗化,最终验证了自己的猜想。要充分放手,让学生畅所欲言。

3、新知训练

在巩固阶段,我安排了三个不同层次的习题。其中“新知训练”是对“分数的基本性质”做进一步的诠释。“新知应用”是导入分饼时的题,难度不大,首尾照应,最后还安排了“新知强化”环节,属于开放性题。整个习题设计部分,题目呈现方式的多样,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激发了学生兴趣,培养了学生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说课稿2

分数的基本性质

1、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应用“性质”解决一些简单问题。

2、培养学生观察、分析、思考和抽象、概括的能力。

3、渗透“形式与实质”的辩证唯物主义观点,使学生受到思想 教育 。

教学 过程

一、好的,让我来为您修改这段内容:在前面的学习中,我们已经了解了分数的概念,知道了真分数、假分数和带分数的含义,也学会了假分数与带分数、整数之间的转化方法。今天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分数相关的知识。

二、导入新课例1、用分数表示下面各图中的阴影部分,并比较它们的大 ……此处隐藏25889个字……本性质。

5、好的,让我们一起来玩一个游戏吧!四人小组一起进行,游戏规则是由一位同学说出一个分数,然后其他同学依次说出与之相等的分数,不能重复哦。看看谁能又快又准确地回答!开始吧!

结束游戏,教师提问,现在我们知道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上或除以同一个数,分数大小不变。刚刚大家做游戏,有没有人使用了0呢?大家想一想0可以不可以呢?让学生回答:分数的分母不能为零。我在课件中填上“零除外”三个红色的字,以便引起学生的注意。

6、老师解释:“掌握了分数的基本性质,我们就能像变魔术一样,把一个分数变成多个分子分母不同但大小一样的新分数。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神奇的过程。”接着让学生练习课本例题2,两名学生上台演示,其他学生进行点评。学生们可以自己总结这个变魔术的方法。

教育学家波利亚认为,学生通过自己的发现来学习新知识是最有效的方法。因为这种发现过程能让学生深入理解知识,更容易掌握其中的内在规律和联系。在教学中,给予学生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机会非常重要。教师应该创造一个让学生能够主动学习的环境,提供尝试探索的空间,鼓励他们从不同的角度思考问题,寻找解决问题的方法。同时,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也很关键,让不同的想法得以交流,促进知识的共同学习和互相补充。

三、分层练习,巩固深化

只有通过相应的练习,才能更好地巩固新知,形成技能。在练习的安排上我注重层次性,渗透多样性,让学生理解用所学的知识可以解决不同类型的问题,进一步提高解题能力。

1、涂一涂练习14,第1、7题。

当涉及到给空格上色时,答案可能有很多种情况。这两个问题的目的是让学生回忆并探索规律,体现“玩中学,学中玩”的教学理念。希望通过这两个问题,学生能够在探索规律的过程中获得乐趣。

2、说一说完成练习14,第8题

当我们讨论分数的基本性质时,我们希望通过这道题目让学生更深入地理解分数的运用和特点。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掌握分数的基本概念,并培养他们的语言表达能力。

3、想一想:第5、9、10题(选择一题做为作业)

好的,让我来重新为大家创作一段内容:在学习分数的基础知识时,我们要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分数是指一个整体被分成若干等分,其中的每一份就是一个分数。分数由分子和分母组成,分子表示被分的份数,分母表示整体被分成的份数。分数可以是一个整数,也可以是一个小数。在运算中,我们可以根据分数的性质进行加减乘除等运算,灵活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解决问题。希望这段内容能够帮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分数的基本性质。如果有任何疑问,欢迎随时提出。

四、畅谈收获,小结全课

让学生自己总结所学内容,畅谈收获和感受,培养学生的概括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整节课中,我致力于通过引导学生主动观察、深度体验、动手实践、积极创新的方式来教授分数的基本性质,让他们在学习过程中既能独立思考,又能合作交流。我注重培养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同时关注他们情感和体验的提升,让他们能全面、深刻地理解分数的概念。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说课稿15

各位老师:

下午好!我今天说课的内容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分数基本性质》首先,对教材进行分析。

一、教材分析

《分数基本性质》是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九册内容。是在三年级下册已经体验了分数产生的过程,认识了整体“1”,初步理解了分数的意义,能认、读、写简单的分数,会简单的同分母分数加减法的基础上,学习真假分数,分数基本性质,约分通分、比大小等知识,为后续学习分数与小数互化、分数乘除法四则混合运算打好基础。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知道了真假分数,掌握了分数与除数的关系及商不变性质,再来学习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基本性质是一种规律性知识,分数的分子分母变了,分数的大小却不变。学生在这种“变”与“不变”中发现规律,掌握新知识。

根据教材分析和学生情况,制定如下教学目标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经历探索分数基本性质的过程,理解并掌握分数的基本性质,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观察、比较、抽象、概括等初步的逻辑思维能力,并且能够正确认识和理解变与不变的辨证关系。

3.情感目标:经历观察、操作和讨论等数学学习活动使学生进一步体验数学学习的乐趣。通过学生的成功体验,培养学生热爱数学的情感。

依据教学目标,确定教学重难点

四、教学重难点

能运用分数的基本性质把一个分数化成指定分母(或分子)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理解分数基本性质的含义,掌握分数基本性质的推导过程。

五、教学方法

根据本节课的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采用讲授法,小组合作学习。

六、教具学具准备

准备大小相等的圆形纸片,水彩笔等。

七、教学过程:分六个环节

(一)故事设疑,揭示课题。我将以唐僧师徒分饼的故事创设问题情景。八戒吃第一块饼的14,沙和尚吃第二块饼的28,悟空吃第三块饼的416,他们谁吃的多呢?以此引入新课,激发学生思考的.兴趣,积极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来。并在这个环节设计学生动手折、画、标等活动,折出14,28,416,用彩笔在折的圆上涂出14,28,416,再用铅笔标出分数。在动手做的过程中初步理解分数基本性质。

(二)合作探索,寻找规律。请同学们观察14,28,416 ; 3|4,68,1216这两组分数,分子分母有什么变化,分数又有什么变化?组织讨论交流汇报。如果没有概括出“把0除外”就设计一组练习:分子分母同乘0,完善结论;如果概括出来了,就顺势进行验证。推导出分数基本性质-----分数的分子分母都乘或除以相同的数(0除外),分数的大小不变。

(三)巩固练习。

练习题的设计有简单到复杂,例:分数的分子乘5,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 ( );23=()18621=2()等这样的题,进行练习。

(四)梳理知识,沟通联系。

小结分数基本性质,请同学们回忆“商不变性质”。------在除法中,被除数和除数同时扩大(或缩小)相同的倍数(零除外),商不变。

然后比较这两个性质的联系。这样设计主要是为了共建知识之间的联系,有助于学生灵活迁移应用,触类旁通。

(五)多层练习,巩固深化。

我将设计从巩固到思维拓展三个层次的练习。

1.

2. (1)把5/6和1/4化为分母为12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2)把2/3和3/4化为分子为6而大小不变的分数。

3.考考你:1/4的分子加上3,要使分数的大小不变,分母应加上( )。

(六)全课小结

现在让我们看板书,回忆这节课学到了什么知识,比上眼睛想一想,觉得把内容记下了,就微笑一下,是不是觉得学习是件快乐的是呢?

《《分数的基本性质》的说课稿.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