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薪尝胆教学设计
作为一无名无私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会被要求编写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提高教学质量,收到预期的教学效果。那么问题来了,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卧薪尝胆教学设计,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1教学要求:
1、读中感悟越王勾践卧薪尝胆、有志者事竟成的品质。
2、创设情境,劝劝吴王,学习勾践。
3、听写词语,帮助复述,抓住重点,变序学文。
教学过程:
一、复习:默写词语
1、勾践报仇雪恨亲自柴草苦胆尝苦味提醒
2、检查
师述:写字不仅要写得正确,还要写得漂亮,学习语文更是如此,不光要写会,更要学好,今天我们就来学好卧薪尝胆好不好?(好)有志者,事竟成!
二、学文(第四自然段)
1、看着这些词语,听老师讲故事,待会儿老师请你也来讲讲,看谁能更老师讲得一模一样(师讲故事,放音乐)
2、练讲一下,然后再指名讲,要求:(1)讲得正确(2)有感情
3、这就是课文的第四自然段(出示)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进行分工合作,读好这一段,想想怎么分配最好?
4、指名小组读,说说为什么要这样读?
(这一段是总分结构的段落,这样读可以读出段落结构来)
5、从哪里看出他时刻不忘报仇雪恨?引读
他这么做不是故意折磨自己吗?他想干什么?(板书:奋发图强)
6、出示“雪”,理解“报仇雪恨”。快速朗读法读其余段落。
(默读全文,思考)
(1)勾践的耻辱是什么?(第三自然段)
A、穿粗布衣,住石头房,养马驾车,舂米推磨是十分自然的事,为什么对于勾践夫妇来说,却是受尽了耻辱?这不是他自找的吗?他为什么要这样做?
B、这屈辱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而是整整三年。
指名读,齐读。(板书:忍辱负重兵败求和)
C、你觉得这是一个怎样的国王?(引读课文)
D、他如此忍辱负重,如此奋发图强,结果怎样?
(2)指名读第五自然段。
A、怎样才能读好,提提建议。
B、指导读(二十多年,终于)
C、理解“奇”最让人意想不到的还是吴王夫差(板书:转弱为强)
D、吴国怎么会转强为弱的呢?
出示:
______________建议______________灭掉越国
______________不听大家的建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演一演:群臣提建议:“启奏吴王,……”[
E、吴王怎么也没想到,后患未除,竟让他灭国了。这真是后患无穷!
F、想象越国的奇兵兵临城下时,吴王会怎么想?你有什么话对吴王说?
三、总结
1、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发?(联系学习说一说)
2、齐读全文。
3、说说卧薪尝胆是什么意思?
4、夸夸越王勾践。
板书设计:
兵败求和
忍辱负重
26、卧薪尝胆
奋发图强
转弱为强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21、对自己完成的整体设计做总体的评价与描述,阐明优缺点。
总体来说,我认为优点是:这堂课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完成了教学目标,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并对学生的学习效果进行了检查与反馈,另外教学资源的利用也很到位,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感官与兴趣,当然这离不开教师声情并茂的引导语。我觉得能取得这样的教学效果得益于我对教材的把握和对学习者特征的透彻分析,正是因为这样,我才能合理的制定教学目标,并将其转化为学生的学习目标,从而因材施教,因人而异,精心设计了每一个教学环节,合理运用教学策略,促进了学生的学习。
但即使这样,我认为我的课堂还是存在一些缺点:由于,每一堂课都有意外,每一堂课都不可避免的'有一些缺陷,尽管我的教学设计很具体周到,但我很担心会拖堂。
2、教学过程的设计是否合理,总结优缺点并给出改进建议。
优点主要表现在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三大板块:
一、巩固生字词,介绍背景,揭示课题。我认为这是必要的,这样极大地调动了学生的求知欲望。
二、民主导学,在这里,我又将其分为4个小版块:
① 主要通过情境引导,同时适当运用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说一说、议一议,给学生充分的自读交流空间,从而理解越国“兵败求和”,理解越王的“万般无奈”、“忍辱负重”,体会吴王的“骄傲自大”。 同时理解词语“谋臣”、“免除后患”、“建议”。
②通过课件理解词语“养马驾车”“舂米推磨”, 通过引导想象交流,体验勾践的屈辱,体会勾践生活艰苦,体会勾践的“受尽屈辱”“忍辱负重”,体会勾践此时报仇雪恨的心理活动。
③引导想象讨论越王会怎样报仇雪恨、发愤图强,理解词语“卧薪尝胆”“转弱为强”。 结合学生的想象交流,形象生动的理解词语“转弱为强”。
④学习“灭掉吴国”,同时拓展延伸,通过让学生体验吴王的处境及想法,让生再次感受吴王当时骄傲自大的错误做法,同时受到“胜不骄,败不馁”的教育。通过拓展延伸,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
三、检测导结,在这里,我主要通过课堂检测,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我认为这样设计教学过程,层次分明,层层递进,便于学生从整体上把握故事情节,很好的突出了重点,突破了难点,同时也达到了教学目标。
不足的是:我认为课堂容量可能有点大,会拖堂。
建议:如果把学习“灭掉吴国”,同时拓展延伸的部分放在第三课时会更好。
3、教学技能与教学策略的运用是否恰当,总结优缺点并给出改进建议。
优点:在这堂课中,我主要根据学生年龄特点,他们爱模仿、爱表演,而这篇课文是中国历史故事,根据学生看历史类电视剧的体验,这课的教学课堂应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地位,努力营造自主空间,引导学生读课文,想象情景,想象表演精彩对白,为学生创设展示的机会,让他们主动、大胆地参与朗读、讨论、交流、表演等,学生的学习兴趣很浓。因此,我通过教师或激昂,或深情的话语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欲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让学生读一读、想一想、演一演、议一议,让学生积极自主地参与学习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抓住重点词句的理解、想象、讨论,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人物心理、情感,进一步懂得课文中所蕴含的道理。同时也培养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激 ……此处隐藏11051个字……无他法了。用你的朗读来再现勾践内心痛苦的决择。(齐读)
(4)这样屈辱还有一个目的,那就是为了有朝一日能东山再起,也就是他实施转弱为强迈出的第一步。但他报仇雪恨的心思并没有瞒得过吴国的谋臣们
(出示):吴国的谋臣们纷纷要求灭掉越国,免除后患。得胜的吴王非常骄傲,不听大家的建议,答应了勾践的请求。当时的吴王已经被胜利冲昏了头脑,根本不听大家的建议,老师建议同学们想象说说谋臣们都向吴王说了些什么。
我们知道,同一个词语在不同的语境中可以表达不同的意思,比如这里的“建议”就是表示提议的内容,而老师这里的“建议”就是一个动词,表示提出自己的意见。你能选择其中的一个造句吗?
好了,继续我们的话题。这样骄傲的吴王,勾践夫妇到吴国当“奴仆”,必定会遭到各种各样的磨难。你找到了吗。
(二)感受“忍辱负重”的艰辛
出示:勾践夫妇来到吴国,穿上了粗布衣,住进了石头房,给吴王养马驾车,舂米推磨,受尽了屈辱。(评:读书很用心一下子就找到了,)
(1)(舂米推磨,你见过吗?干这个活很累,又很单调,所以一般就让驴来拉。可是驴也不愿意,人们就用一块黑布蒙住驴的眼睛,它才肯不停地走。这样的活,吴王让谁干?(勾践夫妇)师:你再来比较一下:
出示:勾践夫妇在越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穿的是_______________;在越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住的是_______________;在越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在吴国吃的是_______________。(根据回答相机引导学生说说粗布衣、石头房等)
(2)师:作为曾经万人之上的一国之君,现在落到这种境界,这就是屈辱。勾践夫妇在吴国还受了哪些屈辱?你想象得出吗?
甚至有一次国王生病,医生要验大便,国王竟然----------让人来尝,而这个人就是勾践。(奇耻大辱啊)
(3)勾践在越国是万人景仰的君王,他享尽了荣华富贵。而现在他在吴国受到的不仅仅是身体上的折磨,屈辱,更是对人格的侮辱啊!像这样的事很多很多,文中并没一一道来,但有5个字包容了一切。(受尽了屈辱)。这是饱含血泪的5个字,你读。这是无尽无止的屈辱,你读,这是渗进心灵最深处的`屈辱。这些屈辱说不完,道不尽,但勾践夫妇却一一承受,这就叫——忍辱负重(板书),你心里一定有很多话想说,不要说出来,用你的朗读来告诉大家。(魏子涵读)
(4)过渡:就这样他们(引读)(点击出示:他们在吴国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他们在吴国(引读)——整整干了三年,这一千多个日日夜夜,勾践夫妇硬是坚持下来了,这就叫——(板书:坚持不懈)。尽管勾践三年里受尽屈辱,度日如年,但他离转弱为强的目标又近了一步。
(三)体会“卧薪尝胆”的内涵
也正是三年中勾践所做的一切,让吴王放松了警惕,相信勾践完全诚服于自己了,所以吴王就把勾践放回了越国。但是勾践是否从此好好开始享受安逸的生活?(回国以后,越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因为他要报仇
(1)师:哪个词语能看出他报仇的决心大呢?时刻:你能换种说法吗?(每分每秒)你能读好这句话吗?
(2)文中还有哪些表示时间的词语进一步说明他是每分每秒都想着报仇。
白天,亲自下田耕种。晚上,睡在柴草上。睡在柴草上是什么感觉?(硬、潮湿、有虫子等等)(提示,这就是卧薪)(每顿饭前)(这就是尝胆)
你尝过的最苦的东西是什么?胆的苦味可比你尝过的()还要苦上百倍。
师:勾践为什么这样对自己。(提醒)是啊,常有人是好了伤疤忘了痛,而勾践正是用这样的方式不断地激励着自己、提醒着自己。
(3)、出示图:这就是忙碌了一天的勾践,他坐在柴草上,尝着苦胆,此时的他会想些什么呢?“夜深了,忙碌了一天的勾践坐在柴草上,尝着苦胆,他想:我不会忘了,一定要。”(学生思考过程中,师适当提示:使自己的国家……,带领老百姓……带领军队……)
(4)这就是——发愤图强(板书:发愤图强),让我们一起用心来读好这段话。(齐读)勾践所做的这一切使得他离转弱为强的目标越来越近了
二、拓展“卧薪尝胆”的深远意义
(1)师:而这一步步正是整整三年的忍辱负重,每天卧薪尝胆后的发愤图强,还有那长达二十年的坚持不懈,皇天不负有心人,最终的结果是同学们大声的告知天下“经过二十多年的努力,越国终于转弱为强,出奇兵灭掉了吴国。”
(2)故事学到这里,大家对“卧薪尝胆”一定有了更深的理解,难道它仅仅指的是越王勾践睡柴草尝苦胆吗?(不是,这只是字面上的含义)谁能说到文字的里面?(指名说)卧薪尝胆,真正的意思就是指:为了实现一个目标,要——忍辱负重、坚持不懈、发奋图强
卧薪尝胆教学设计10教学要求:
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会用“建议”造句。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讲述故事内容。
3、理解“卧薪尝胆”的意思,明白胜不骄,败不馁,才能取得胜利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会用“建议”造句。
教学准备:生字卡片
教学时间:3课时
第二课时
一、导入
小朋友们,上节课我们认识了《卧薪尝胆》的字词并了解了这一课的大致内容,现在我们检查一下上节课的学习情况。
二、精读课文
1、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理解《卧薪尝胆》的真正含义。
2、在会稽一战,越国战败,作为战败国会有怎样的下场?
(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越国会消失等等)
3、现在你是越国国君,你会怎样做?
4、看来大家都是一个个爱国的`小市民,勾践也和大家一样,非常热爱自己的国家,于是他接受了去吴国作奴仆的建议。
5、用“建议”练习说话
6、到了吴国之后,会有什么样的事情等他去做?
7、受了那么多屈辱,但越王坚持不放弃为的是什么?
8、是啊,为了自己的国家和子民而受那么多的屈辱,这就是“忍辱负重”。
9、就这样,整整干了三年,才回到自己的国家。
10、回国后的越王又有怎样的表现呢?在文中找出并用“———”画出
11、我们看勾践“时刻不忘”报仇雪恨,可见这种仇恨的刻骨铭心,可是仅仅记住就可以了吗?
12、对,要报仇,那勾践有没有一出来就打战呢?他是怎么做的?
13、这样他坚持了多少年?这就是(持之以恒、坚持不懈)的精神。就这样,越国转弱为强,出奇兵灭吴。
14、“卧薪尝胆”的真正含义是什么?
(忍辱负重、发奋图强、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15、同学们,我们需不需要这种“卧薪尝胆”的精神?还有哪些地方见过这种精神。
16、欣赏对联,理解上联。
17、用“建议”练习说话
三、总结全文
四、练习巩固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