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
在教学工作者实际的教学活动中,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教学设计要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1一、教材简析:
这是一篇略读课文。课文主要描写了生活在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赞美了槐乡的孩子们纯朴勤俭、吃苦耐劳的品质;虽然采摘槐米是辛苦的,孩子们却从中获得了快乐,他们的童年生活也因此变得丰富而充实。课文的语言朴实、轻快,带有浓浓地乡土气;在作者的笔下,本来是辛苦的劳动,却变得轻松和快乐。
二、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劳动的欢快。熟读自己喜欢的句子。
2、了解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方法,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三、教学重难点:
引导学生自己读懂课文的内容,培养自读能力,并使学生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四、课前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五、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在草地上玩耍、去野外登山会获得许多的乐趣,但你有没有品尝过劳动的快乐?就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走进槐乡,走进生活在那里的天真可爱的孩子们。(板书课题《槐乡的孩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受。
1、教师配乐朗读,学生边听边想象画面。
2、当我们沉醉于这如诗如画的槐乡风情中,此刻你最想说的一句话是什么?让学生说出听后的整体感受。
3、槐乡独特的风土人情令人陶醉,相信读了课文你们一定会被槐乡那独特的风情所吸引。
(1)学生自由读课文,要求读准生字新词的读音,较长的句子或者一下子读不通顺的句子反复读几遍。
(2)分成小组组织朗读,出现的问题互相帮助纠正。
(三)细读课文,理解感悟。
1、按自然段指名朗读,教师相机纠正读音。
2、槐乡的槐树(槐花)。
尝试填空,并联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
槐乡的槐花是美丽的。(八月,槐树打了话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散发着淡淡的清香,不仔细闻是闻不到的。)
槐乡的槐米是宝贵的。(槐米,可以入药,还能做染料。)
3、槐乡的孩子是的。你从课文中哪些词句看出来?
尝试填空,并联系课文中的重点词句说说理由。学生交流,教师适时评价并小结:
槐乡的孩子是可爱的`。
(1)他们勤劳懂事,从小就知道分担父母的辛劳,不伸手向父母要钱,靠自己的劳动换取学费。
(2)他们吃苦耐劳,以苦为乐,有很强的自立精神。
(3)采摘槐米虽然非常辛苦,但是孩子们以苦为乐。
(4)槐乡的孩子是快乐的。
……
(四)欣赏评价,深化感悟。
1、你喜欢课文中的哪些句子?有笔画出来,多读几遍,然后全班交流。
2、通过课文的朗读,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3、说说心里话:你想做槐乡的孩子吗?为什么?小组讨论,指名回答,畅所欲言。
4、引导小结:快乐不只是来自于休闲、享受,劳动中也有无穷的乐趣。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那样去品尝劳动的快乐吧!
(五)布置作业。
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板书设计:
勤劳懂事
槐乡的孩子xx可爱xx吃苦耐劳
以苦为乐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2【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读出槐乡孩子采槐花的欢快。
2、读懂课文内容,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点、难点】
1、培养自读能力,理解课文内容。
2、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感受到劳动是快乐的。
【教学准备】
查找槐树的图片及文字资料。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流程】
一、激趣导入
你们有没有尝过快乐的滋味?是在什么情况下品尝到的?(学生畅所欲言)也有这么一群孩子,他们通过自己的劳动挣钱作学费,同样生活得快快乐乐。那他们的'快乐又是什么呢?今天我们学──《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
二、引导自渎,初步感知
1、生轻声读课文,遇到生字借助注音多读几遍,遇到长句多读几遍。
2、指名读自然段,师生正音评价。
3、再读课文,师生相互交流:课文主要讲了什么事?
三、借助细读,重点感悟
1、理解2自然段:
⑴槐树什么时候开花?文中又称槐花为什么?
⑵槐米有什么用处?课文哪部分介绍了槐米?读读相关的句子,交流自己的感受。
⑶指导朗读。
2、理解课文第3自然段:
⑴八月份,天气很热,你能说说你经历过的炎热夏天吗?
⑵文中用了哪些句子来描写这种情景的?
⑶在这样炎热的天气里,槐乡的孩子是怎么去割槐花的?找出有关句子读一读,并谈谈自己的感受。
⑷指导有感情朗读。
四、熟读积累,总结提升
1、你喜欢文中的哪些句子?用笔画出来,先自渎几遍,再与同桌合作读,说说你为什么喜欢。
2、谈感受:我们认识了槐树,认识了槐乡的孩子,那么你有些什么感受呢?
五、课后延伸
1、摘录佳词美句。
2、把自己参加过的劳动过程与感受写下来。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3一、导入。
师:通过前面的学习,槐乡的孩子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在你们的眼里,这是一群怎样的孩子呢?
师:槐乡的孩子的课余生活虽然简单,但却十分快乐,在谈到快乐时,他们首先想到的一定是那一棵棵槐树。
(出示槐树不同地方的图片)
二、朋友。
1、师:(cai有槐花的槐树图片)大家看,老师把槐乡孩子的最爱带到了课堂上,让我们一起走近他们。你看到了什么?
生:……
师:书中 ……此处隐藏14434个字……的朗读认识了槐树,认真了槐乡的孩子,你有什么感受呢?
板书:勤劳能干 快乐
4、师:小结:对这也是槐乡孩子的可爱之处。快乐不是来自于休闲、享乐,没有劳动就没有收获,没有劳动就不能享受。同学们让我们也像槐乡的孩子一样,去感受劳动的快乐吧!
5、同学们你们来说一说自己在课余时间做过哪些劳动。如,在家里帮助父母做家务,要求回去写一写自己做事的经过和感受。
板书设计
男孩:爬削
槐乡的孩子 满载而归,勤劳能干快乐
女孩:捡塞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14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培养独立阅读的潜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3、感受槐乡的孩子以苦为乐的品质,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教学重点
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
1、同学们,平时生活中做哪些事情会让你感到快乐?(得到关怀、帮忙他人、锻炼身体、学习知识等会让人感到快乐。)
2、这天我们一齐去认识一群槐乡的孩子,板书课题,齐读。
那么,槐乡的孩子又有什么样的快乐呢?让我们一齐走进他们的生活吧!
二、检查预习状况
1、读一读词语
槐乡花苞米粒般染料耷拉黎明一簇簇塞着缕缕炊烟觅食满载而归月落柳梢甜蜜磨好
2、指名分段读课文。
三、品读课文
1、同学们,槐乡的孩子与我们有什么不同呢?
2、交流感悟:
◆槐乡的孩子,从小就和槐树结成了伴。槐乡的孩子离不开槐树,就像海边的娃娃离不开大海,山里的孩子离不开石头。
槐乡的孩子与槐树交朋友,多与众不同呀!指导用奇特的语气读一读。
◆勤劳的槐乡孩子是不向爸爸妈妈伸手要钱的,他们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
(1)你明白槐米有什么特点吗?
(2)槐乡孩子上学的钱是用槐米换来的,你们上学的钱是怎样来的?
(3)多懂事多勤劳的孩子呀!你们喜欢他们吗?读出喜欢、敬佩之情。
◆男孩常常是爬到树上,用长长的钩刀一下又一下地削着槐米。一簇簇槐米落下来了。女孩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蜻蜓的翅膀,上下飞舞着;有的往篮里塞着槐米,头一点一点的,像觅食的小鸭子。
(1)请大家读读这段话,读着读着,把他们读成一幅图,然后再通过朗读表达出来。体会“爬到树上”、“一下又一下”、“长长的”等词,理解男孩采摘槐米的辛苦。
(2)男孩削槐米很努力,女孩拣着槐米很快乐。读读描述女孩的句子,说说各自的发现。用上“有的……像……”说话。
(3)采摘槐米是辛苦的,但是孩子们却觉得这是快乐的。指导读出欢快的情绪。
导语:还能够从课文的哪些句子看出槐乡孩子快乐的情绪?
◆当缕缕炊烟从村中升起的'时候,孩子们满载而归,田野里飘荡着他们快乐的歌声。
◆月落柳梢,劳累一天的孩子们带着甜蜜的微笑进入了梦乡。
(1)哪些词语更能体现孩子们很快乐?
(2)收获了槐米,孩子们是快乐的。指导读出快乐之情。
(3)引读:是啊,尽管劳动十分辛苦,可孩子们却是快乐的。孩子们的小床下又放着――明天,只要――
四、总结课堂
1、通过课文的诵读,我们认识了槐米,认识了槐乡的孩子,此时,你明白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吗?
2、小结:快乐不仅仅来自于休闲,来自于享乐,还有通过劳动取得收获的快乐。同学们,让我们再一次有感情地读读课文,去品尝槐乡孩子劳动的快乐吧!
3、全班有感情自由朗读全文。
五、写作积累
1、通过想象,之后写一写槐乡孩子快乐地劳动的情景。
明天,只要是晴天,孩子们又将投入到火热的劳动中。他们
2、找出自己喜欢的句子,并抄下来。
《槐乡的孩子》教学设计15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读懂课文内容,引导学生从小树立热爱劳动的观念。
3、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一些词句表情达意的作用。
教学重难点
重点:通过朗读课文,感受槐乡孩子勤劳淳朴、吃苦耐劳的品格。
难点:培养独立阅读能力,体会作者用词的准确精妙,品析语言的魅力。
教具准备
课件;槐花图;音乐
教学时间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读——谈“乐”
1、激趣。同学们,我们的生活像七彩的图画,无论是在学校里读书,还是在操场上游戏;无论是去科技馆参观,还是去少年宫演出。无论是到小河边钓鱼摸虾,还是到森林里采集标本;无论是在草地上玩耍,还是在野外登山,我们的心中都充满着快乐!来,让我们一起来聊聊自己感到最快乐的事,互相分享分享。
2、交流。让学生简略地交流一下。
3、切入。今天老师带你们去一个地方,看看那里的孩子有什么快乐的事,好吗?然后揭题,读题,并让学生简略交流槐树、槐花的有关资料。
二、大略初读知——“乐”
1、简介课型。
2、导读提示。自读“提示,边读边画”出本课的学习要求,然后指名读题示,交流并归纳出学习要求:(1)读读课文,看看槐乡的孩子有什样的快乐。(2)和同学交流读后的感受。
(3)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
3、自主读悟。
4、交流收获。(1)小组交流。在小组中读读议议,互相交流阅读情况和感受,互相提出和解决问题。(2)集体交流。先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然后,谈谈槐乡的孩子有什么样的快乐。从而让学生知道课文主要描写了槐乡的孩子们采摘槐米的经过,体会到孩子们所得到的劳动的快乐。
三、重点赏读——品“乐”
1、细读品悟。再读课文并仔细想想,你觉得“槐乡的孩子真( )!”,是从哪里体会到的?
2、发表见解。教师要特别注意让学生用一个词语概括自己的'阅读感受,并注意让学生说说是从哪里体会出来的,同时,引导学生有感情地朗读有关语句。对于“槐乡的孩子真()!”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回答,引导学生从下面几个方面进行梳理、概括信心点。
(1)“槐乡的孩子真可爱!”
(2)“槐乡的孩子真快乐!”
(3)还有,“槐乡的孩子真懂事!”、“槐乡的孩子真勤劳!”、“槐乡的孩子真辛苦!”、槐乡的孩子真能吃苦!”……
4、赏读品味。
把喜欢的句子多读几遍,注意读出自己的感受。
(1) 比喻句。如:女孩子有的弯腰捡着,两条辫子像……
(2) 排比句。如:鸡热得耷拉着翅膀,狗热得……
(3) 描写形象生动的句子。如:八月,槐树打了花苞,那花苞米粒般大小……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