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教学设计

时间:2025-09-05 14:22:30
小学教学设计15篇(荐)

小学教学设计15篇(荐)

作为一名默默奉献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学设计,借助教学设计可以更大幅度地提高学生各方面的能力,从而使学生获得良好的发展。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小学教学设计,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小学教学设计1

一、教学目标:

1、知识 学会本课生字,两条绿线间的生字只识不写。

2、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有感情得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理解课文内容,激发热爱祖国的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地球、保护环境的意识。

二、教学重点:

1、识字、写字。

2、背诵课文。

三、教学准备:

1、配套光盘、课件。

2、了解美丽的祖国。

四、教学流程

第一课时

1、今天我们继续学习《家》这首优美的诗歌。

2、多媒体出示配套光盘里的生字卡。

3、过渡:小朋友们读得真美,你们也能把课文美美地读出来吗?让我们先来欣赏这首优美的儿歌。

4、多媒体图文并茂地朗读课文。

5、学习第一句。

(1)出示:蓝天是白云的家。

(2)多媒体动画演示:蓝天白云图

(3)描述:一朵朵白云在蓝天上飘荡,有的像羊群,有的像冰山,你见过什么样的白云呢?

(4)蓝天衬着白云,白云依偎着蓝天,所以说蓝天是白云的家。谁来美美地读这一句话。

6、学习“树林是小鸟的家”。

(1)多媒体演示:鸟儿在树林里飞行、觅食、筑巢的情境。

(2)小鸟在树林里生活多么愉快,让我们愉快地读一读。

7、自学三、四两行。

(1)播放动画:鱼儿水里游、种子钻出泥土。

( 2 ) 有感情地齐读课题。

( 3 ) 学生开火车认读生字卡,口头扩词。

( 4 ) 用“天上的白云可真多呀,有的像_______,有的像_____,有的像_____,还有的.像______,真是千姿百态。”描述自己见过的白云。

(5)指名读这句话。

(6)多人挑战读,其他同学评价。

(7)想象练说:小鸟会在树林里干什么呢?(小鸟在欢快地唱歌…..)

(8)指名读,分组赛读。

(9)想想:为什么说小河是鱼儿的家、泥土是种子的家?

第二课时

1、学习“我们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1)过渡:我们小朋友也有一个共同的家,我们的家在哪里呢?

(2)出示这句话。

(3)我们的祖国叫什么名字呢?

(4)多面体动画演示中华人民共和国地形图,地形轮廓里依次出现雪山高原图、草原牧羊图、平原丰收图、小桥流水图,最后空格为开满鲜花的中国地形图。看了以后,你想说什么?

(5)多媒体演示:许多穿着鲜艳服饰的儿童跑到开满鲜花的中国地形图里,儿童和花朵的形象互相幻化、叠印。 生

(6)用“我是一条快乐的小鱼,因为……”、“我是一颗种子,我要感谢我的妈妈,因为……”句式练习说话。

(7)自由练读,指名表演读,男女生比赛读。

2、有感情的齐诵这句话。

(1)指名读。

(2)齐答:中华人民共和国。

(3)哇!祖国真美呀!祖国真像一个美丽的大花园呀!

(4)交流自己的感受:祖国是一个巨大的花园,我们就是祖国的花朵,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5)小结:祖国大花园里有温暖的阳光,有清新的雨露,我们生活在祖国这块土地上,所以祖国就是我们的家。

3.过渡:生活在美丽、可爱的家里,多么幸福呀!让我们带这种感情练习读课文。

( 1)这首诗写得多美呀!现在让我们也试着做个小诗人。

( 2 )出示沙漠图、南极冰天雪地图等。

( 3 )多媒体配套光盘出示“我要写”,学写“土、子”两个字。

( 4 )范写。

( 5 )小朋友们真不简单,今天不光学了这首诗,还作出了这么美的诗,课后让我们把它写到采蜜本上。

(6)激昂地齐诵这一句。

(7)自由练读练背。

(8)指名有感情地表演背。

(9)全体起立,加上动作,有感情地齐背。

(10)用“什么是谁的家”的句式作诗。

(11)扩展练说:

沙漠是骆驼的家;

海洋是海豚的家;

南极是企鹅的家;

树林是老虎的家;

夜空是星星的家;

地球是我们的家;

宇宙是地球的家;

春天是小草的家;

冬天是冰雪的家;

云儿是雨点的家;

大海是浪花的家……

①指名读,分析字形。

②描红。

③练写。

五、教学结束:

布置学生回去背诵课文。

小学教学设计2

教学目标:

1、探索并掌握0和任何数相乘都等于0的规律。

2、探索并掌握一个因数中间或末尾有0的计算方法,理解算理。

3、结合具体情境,能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学习中的简单问题,培养学生应用意识和能力。

4、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培养学生学会合作学习。

教学过程:

一、复习:(口答)

143= 422= 25+0= 0+28=

32-0= 28-28= 175= 215=

二、探索新知

1、教学05=?

(1)创设情境引入。

教师摆出5个盘子,每盘放3个苹果,提问:这里有几盘苹果?每盘有几个?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3+3+3+3+3=15,35=15

35表示几个几相加?学生回答后,教师再从每盘中拿去1个苹果,继续提问:现在每盘有几个?5盘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2+2+2+2+2=10,25=10

25表示几个几相加?学生回答后,教师再从每盘中拿去1个苹果,现在每盘有几个苹果?5盘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

学生列出算式:1+1+1+1+1=5,15=5

15表示几个几相加?学生回答后,教师再从每盘中拿去1个苹果,现在每盘有几个苹果?5盘一共有几个苹果?(0个后1个也没有)5盘一共有几个苹果,用加法怎么列式?用乘法怎么列式?

学生列出 ……此处隐藏16938个字……学习了四则混合运算的不少内容,知道了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并能按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进行计算。今天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整数的四则混合运算,(板书课题)总结我们已经学过的整数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顺序,提高四则混合运算的运算能力。请小组合作,讨论整理总结四则混合运算的知识。

(二)讲授新课

出示例5

(1)42+6×(12-4)

(2)42+6×12-4

学生在练习本上独立解答。(画出顺序线)

两名学生板演。

全班学生进行检验。

上面的两道题数字、符号以及数字的顺序都没有改变,为什么两题的计算结果却不一样?

(三)小组讨论

(四)汇报交流

四则混合运算顺序有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只有加、减法混合的运算,从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

第二:只有乘、除法混合的运算,也是从左到右,谁在前先算谁;

第三:加、减、乘、除法混合的运算,先计算乘除,再计算加减;

第四:算式中有括号的,都要先算括号里面的,然后再按先乘除,后加减的顺序进行。

(五)整理总结

我们知道了加法、减法、乘法和除法统称为四则混合运算,我反问一句,四则混合运算指的是什么呢?

关于四则混合运算的顺序,同学们讨论的'结果是:四则混合运算可以分为两种基本情况:一种是没有括号的,一种是有括号的。没有括号的算式又分为两种,一种是只有加减混合或只有乘除混合,这样的混合运算顺序是什么呢?

(六)巩固练习

1、P12做一做第1题。

(1)让学生说出各题的运算顺序。

(2)独立进行计算。

(3)汇报计算的结果,评议订正。

2、P12做一做第2题。

学校食堂买来大米850千克,运了3车,还剩100千克。平均每车运多少千克?

(1)请同学们认真看题,弄清题中的信息和问题,分析他们之间数量关系,确定解决问题的步骤,再列式计算。

(2)交流解决问题的方法和结果。

3、P14第四题。

下面各题,看谁做得都对。

75+360÷20-572-4×6÷3

75+360÷(20-5)(72-4)×6÷3

(75+360)÷(20-5)(72-4)×(6÷3)

教师巡视纠正。

4、课堂作业

(七)课堂总结

回忆一下这节课的学习过程,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学习的收获。

小学教学设计15

第一课时

协作内容:人教版新课标小学语文三年级上册第1课《我们的民族小学》第一课时

协作成员:高德莲刘玉德

一、教学目标

1、会认4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正确读写“坪坝、穿戴、打扮、欢唱、招呼、飘扬、蝴蝶、好奇、孔雀舞、游戏、招引、热闹、古老、铜钟、粗壮、凤尾竹、洁白、摇晃”等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整体把握课文内容,初步了解民族小学学生幸福的学习生活。

二教学重难点

1、生字词

2、有感情朗读课文

三、教学过程

1、谈话导入,初读课文

(1)、谈话引入课题,师生共同板书

师:在我国西南边疆地区,有好多民族聚居在一起,共同生活,和睦相处。不同民族的孩子们也在一所学校共同学习。今天,老师将带领大家去参观下这所特别的学校!(教师板书“我们的民族小学”)。(PPT2)

(2)、初读课文,分段朗读,检查预习情况。有意识的指导学生认读生字词。(3)、教师指导并纠正个别字音(遵守朗读课文的要求“准、停、感”)(4)、齐读课文,引导学生对课文的整体把握,初步了解课文内容,理清课文叙述顺序。(PPT4)

师:读完课文,你能读出课文的主要内容吗?哪里写了孩子们上学的情景,哪里写了孩子们学习的情景?(PPT5)

2、学习生字词

(1)、(PPT6)出示生字,检查学生预习情况。(2)、说说生字该怎样记?师:让我们来给生字穿新衣,戴新帽吧。

(3)、学生小组配合完成生字的注音、音序、部首、组词、造句、形近字等。(4)、再读生字并纠正个别读音。

(5)、组织学生书写生字,字迹须清晰、工整。

第二课时

一、教学目标

1、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自己喜欢的部分。摘抄自己喜欢的优美语句。

2、精读课文,了解课文是怎样表现民族小学的特点的。体会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的含义。

3、感染学生热爱祖国,团结民族。

二、教学重难点

1、体会文章大意,从部分文字读懂了“美、团结”

2、树立民族团结的理念

三、教学过程

1、分段学习,体会“美”。(PP7—PPT10)

(1)、自由朗读课文第一自然段,找出关于“美”的词语,并谈体会。

(2)、教师引导学生学生体会“从山坡上,从坪坝里,从一条条开着绒球花和太阳花的小路上”和“同学们向在校园里欢唱的小鸟打招呼,向敬爱的老师问好,向高高飘扬的国旗敬礼。”两句的画面感,让学生边读边想象画面,把民族小学的“美丽”读出来。

(3)、学习课文

二、三自然段。(PPT11—PPT14)

(4)、点名朗读第二自然段,体会民族小学的钟声,初步了解“过渡段”的作用。(板书“钟声”)

(5)、齐读第三自然段,引导学生思考“那声音真好听!”一句的作用。你还能从哪些方面体会孩子们读书声好听?(板书“书声”)

(6)、学生比赛朗读描写窗外安静的句子,读出人物、动物和景物的和谐美。体会作者对民族小学的喜爱之情。

师:民族小学的各个民族的学生在教室里认真的读书,如果你站在窗外,你会有怎样的感想?(PPT16---PPT18)(7)、结合“上课了,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里学习。”一句对学生进行民族大团结教育。

师:这读书声多么动听、多么美妙啊!它和我们教师传出的读书声有什么不同吗?我们国家的56个民族就像56个兄弟姐妹一样,大家都是一家人。再想想课文,不同民族的小学生在同一间教室学习,多么幸福啊!你们能带着这样的感受再读读课文吗?

(8)、模仿第六句进行小练笔,可让学生写一个游戏,是什么游戏,和谁一起玩的,玩的过程中做了什么,说了什么,玩后想了什么。

下课了,同学们在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9)、体会文中省略号的作用。并对全文进行总结。(10)、作业布置(同步练习、仿写练习)

板书设计:

1、我们的民族小学

(小路、服装、校园)

美丽、和谐、团结

(钟声、书声、游戏声)

《小学教学设计15篇(荐).doc》
将本文的Word文档下载到电脑,方便收藏和打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