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大班教案模板锦集十篇
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可能需要进行教案编写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准确把握教材的重点与难点,进而选择恰当的教学方法。我们该怎么去写教案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大班教案10篇,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大班教案 篇1一、研讨问题
⒈如何突出“秋天”明显的季节特征。
⒉如何在儿歌中体现秋天的“彩”,让幼儿感受到秋天色彩的丰富。
⒊用什么样的策略为幼儿创设一个良好的,自主的语言学习环境,幼儿能结合自己的已有经验,发现秋天的色彩美,从而学会儿歌。
⒋用什么样的形式,能激发幼儿一次次重复念儿歌的兴趣。
二、设计意图:
本主题两周的活动是以点到面的形式来开展的,第一周式从秋天的菊花入手,在欣赏菊花表现菊花多姿多彩中,知道秋天来了,秋天菊花色彩的丰富,从而激发幼儿发现秋天其他的特征,发现秋天其他丰富的色彩,感受秋天色彩的美。
如何在第二周为幼儿创设一个发现秋天明显特征概括性,发现秋天其他丰富色彩美的学习内容和学习环境呢?我们从秋天四个有明显秋天特征的四个场景入手,将原来的儿歌中“有xx”改为了“颜色+事物名称”,在学儿歌中,了解秋天每个地方都有变化,每个地方都多了一些色彩,从而感受秋天的色彩的丰富。
为了更好的让幼儿更好的表达,激发幼儿愿意念儿歌的兴趣,我们创设了游玩的.四个场景,以小导游的形式等等,尽可能让幼儿多表达,多念诵。
三、课例研讨
一研后调整与反思:
活动后,发现三个场景让幼儿分组去创编,每块场景的人数过多,又加上只又一次教学了儿歌句式,所以幼儿创编时光顾着看场景,忽视了说。
调整:1.学习句式时,集体介绍说说句式两次。了解创编的方法。
2.将白棉花等改为白白的棉花,便于幼儿的讲述。
二研后调整与反思:
⒈目标的调整。
(1)能用比较完整、清晰的语言描述秋天各种事物的色彩,感受秋天色彩的丰富。
(2)能积极大胆的念诵儿歌,体验不同方式念儿歌的乐趣
⒉将白棉花,红苹果的句式改为红色的苹果,白色的棉花,这样可能更适合幼儿的表达。
四、活动反思:
活动中布置的场景能很好的帮助幼儿感受秋天明显的季节特征以及秋天丰富的色彩。为幼儿创设了一个很好的情境,帮助幼儿学说儿歌。
儿歌的内容的调整(将颜色放到儿歌中),能很好的让幼儿发现秋天的色彩的丰富,符合主题的的重点。而且将那个色彩的描述改后更适合幼儿表达水平。
活动中利用“小导游”的形式,幼儿在介绍每个地方时,能引导幼儿大声的念儿歌,调动起幼儿念儿歌的积极性。
活动中幼儿能积极参与活动,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利用各种情境的效果也不错,幼儿能积极念诵儿歌。
活动后,我发现我可能在活动中对幼儿回答的回应不够有效。同时我觉得在讲述秋天事物各种颜色的时候,并不需要过于强求什么句式,表达清楚颜色就可以了。
大班教案 篇2教育目标:
1、了解吃药的注意事项。
2、与同伴交流吃药的经验与感想。
活动重点:了解吃药的注意事项。
活动难点:幼儿愿意与同伴交流吃药的经验与感想。
活动准备:吃药的视频或图片。
活动过程:
一、教师通过提问引发幼儿兴趣。
1、师:小朋友如果生病了会怎么样呢?应该怎么吃药呢?
2、幼儿讨论后回答。
3、师:有一个小朋友生病了,他也要吃药,现在让我们一起来看看这个小朋友是怎么吃药的'吧!
二、引导幼儿观看视频或图片,了解吃药时应该注意的事项。
1、情境一:小朋友病了,妈妈要他吃药,他说太苦了,要用果汁或者牛奶喝药。医生说不行,吃药只能用白开水,不能用茶、果汁或者牛奶吃药。
师:小朋友做得对不对啊?什么地方做得不对?医生说了什么?
2、情景二:妈妈喊他吃药,他正在看动画片,说等一会儿再吃,或者晚上再一起吃。医生说不行,吃药不能多吃或者少吃,而且一定要按时吃药。
师:小朋友这次做得对吗?为什么?医生又说了什么?
3、情景三:小朋友觉得很难受,他就找到药柜,随便从里面拿了一种药就吃了下去,一会儿他感觉更难受了,妈妈赶紧把他送到医院,医生检查抢救后严肃地对他说:吃药一定要看清说明书,由大人拿药,不能自己乱吃药。
师:小朋友这样做对吗?有什么危险呢?应该怎么做呢?
4、幼儿纷纷发表自己的看法。
三、师生共同小结。
1、师:我们生病的时候应该怎样正确服药呢?
2、教师小结:无论什么时候,如果生病了就一定要按照医生的话吃药;在吃药的时候注意不要用果汁、饮料、牛奶或者茶服药;我们要按时吃药,不能多吃或者少吃,而且还要注意一定要大人拿给我们药吃,不能自己随便乱吃药。
四、引导幼儿与同伴交流自己吃药的经验。
1、师:你生病的时候吃过什么药呢?是怎么吃的?
2、幼儿交流吃药的经验。
3、教师请个别幼儿讲述自己吃药的经验。
大班教案 篇3活动目标:
1、懂得高兴是人一种正常的情绪反应,能够积极尝试寻找解决不高兴的办法。
2、鼓励幼儿大胆的表达与表述。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愿意大胆尝试,并与同伴分享自己的心得。
5、安静倾听同伴的讲话,并感受大家一起谈话的愉悦。
活动准备:
表情脸谱,课件纸记号笔。
活动过程:
一、谈话导入,引出课题。
1、师“你们爱不爱自己,爱自己就应该了解自己,你了解自己吗?我们来做一个游戏吧!看看你们对自己的了解有多深。”
游戏(听我说,照我做!耸耸你的肩,拍拍你的胸,摸摸你的头,拍拍你的臀部,扭扭你的腰)
2、出示表情图(高兴,难过,害怕)老师带来了一些表情脸谱,看看猜猜里面是什么表情!
3、围绕高兴进行讨论:你高兴吗?遇到什么事情你会高兴,看到什么东西你会高兴?
4、那高兴的时候你会有什么反映?(怎么想,怎么做?)
5、小结:原来小朋友都会有高兴的时候,生活中有各种各样的事情会使我们高兴,高兴是正常的心里反映。
二、现场采访,尝试记录。
1、放各种用表情做的图片的幻灯,教师用小兔的声音朗诵《我高兴》
师:“小朋友会有高兴的时候,那大人有高兴的时候吗?”
幼:“有,没有”
师:“现在老师这里有 ……此处隐藏2867个字……p>
1.引导幼儿根据生活经验对瓶子的形状进行想象造型构思。
2.幼儿说说自己对装饰作品所需要各种材料的联想组合。
(三)自主选材,想象制作。
1.充分允许幼儿按自己的构思需求选择装饰材料。
2.幼儿制作过程中,针对个别幼儿实际,在想象和技能上给予适当点拨、指导。
(四)相互介绍,欣赏作品。
1.介绍作品的名称,鼓励幼儿对自己的作品进行表述。
2.启发幼儿联想生活中还有那些废旧物品可以通过装饰重新利用。
大班教案 篇9活动前评析
在一个阳光明媚双休日的早上、我打开电视无意中听到这样一则新闻:
山区一个五岁的幼儿活活烧死在家中。据了解、爷爷、奶奶体弱多病无暇照看他、而他父母每天都要上班、只要是双休日、父母为了孩子的安全便把孩子一个人反锁在家。最近的邻居要到他们家也要走上6公里的路。
这天、孩子看到父亲遗忘在家的打火机、一时心奇学起父亲抽烟、把烟点着后、没抽两口觉得不好玩就把烟头随意丢在了布沙发上、结果家中起火、该幼儿惊慌失措、不知如何逃生、结果错失逃生机会、原本幸福、美满的家庭就这样从此失去了一个活泼可爱的'孩子。
看了这则新闻后、我感触颇深、为了让自己的职业能较为全面的引导幼儿们学习各种本领;为了避免更多的幼儿受火之害;为了培养我班幼儿的防火自救能力、因此设计了以下活动。
活动目标
1、初步了解放火知识、学会自救方法。
2、培养幼儿的自我保护意识和爱惜自己生命的情感。
3、锻炼幼儿遇事不慌、不怕危险和困难的勇敢精神。
活动准备
一、知识准备:
1、已经认识119火警电话标志、禁止(点火、吸烟)标志、安全通道标志、注意安全的标志。
2、知道:小孩子不能玩火、不能乱丢烟头、电线着火喊大人、不能在容易着火的地方放鞭炮、119火警电话什么时候用、湿毛巾在着火时怎么用。
二、材料准备:
1、已知内容含义的图片以及标志、磁性黑板、吸铁石。
2、碰到火灾该怎么办的动画、消防车的叫声以及可移动V盘。
3、纸做“手机”。
4、湿毛巾(每位幼儿一条)。
5、凳子、桌子(已经画好的“注意安全”标志、但没涂色的纸)
6、两个布娃娃、2个平衡木、2个担架、6个呼啦圈、脸盆(一个)
活动过程实录
一、活动过程:
1、让幼儿观察室内的安全出口在哪里。
2、导语:
师:今天老师带了一个东西、你们看是什么?
3、出示打火机、并给一名幼儿、让他玩、问其他幼儿、老师这种做法行吗?为什么?
4、出示已学图片以及标志、让幼儿复习、巩固。(小孩子不能玩火、不能乱丢烟头、电线着火喊大人、不能在容易着火的地方放鞭炮、119火警电话标志、禁止(点火、吸烟)标志、安全通道标志、注意安全标志。
5、问幼儿:如果你在失火的地方、你会怎么办?(引导幼儿讨论、说出自救方法)
A、打“119火警电话”。
B、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子。
6、教师向幼儿讲解在火灾逃跑时为何要避免火灾中冒出的浓烟吸入体内。
7、火灾逃生演习。
A]拿出“手机”打119火警电话。
B]每人一条湿毛巾、弯腰逃到上课前观察的安全出口。
8、请幼儿看V盘中储存的图片、看看遇到火灾时、别人是怎样做的。
9、请幼儿观看“遇到火灾”动画、教师正确引导幼儿、当遇到火灾时幼儿该怎么办的几种方法。
A]打119火警电话。
B]喊大人或喊救命。
C]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子、弯腰避烟跑出去。
10、出示打“119火警电话、喊救命、用湿毛巾捂住嘴、鼻子、弯腰跑出去的图片、以巩固幼儿对火灾逃生的方法。
11、游戏:小小消防员规则:
1、游戏分三队;男孩2队、女孩1队。
2、每一队男孩以2名幼儿为一个单位共同拿一个担架、抬着一个布娃娃从起点经过一个平衡木再跑回起点。
3、女孩这一队则一个幼儿为一个单位、从起点拿一个脸盆、经过排成一条线的呼啦圈、到最后一个呼啦圈时、幼儿把脸盆拿着做洒水状;与男孩组同时进行。
二、活动延伸:
1、让幼儿画各种安全防火标志、并张贴。
2、让幼儿到活动区角去观察真电话(座机)、消防车(仿真模型玩具)。
大班教案 篇10【活动目标】
1、通过参观小小民间工艺展,初步萌发对民间艺术的兴趣和热爱民间艺术的情感。
2、能大胆的与同伴交流、分享自己收集制作的民间工艺品。
3、感受到劳动人民对生活的热情和勤劳智慧的美德,学会欣赏工艺品独特的风格和特点。
4、能在集体面前大胆发言,积极想象,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5、培养幼儿与他人分享合作的社会品质及关心他人的情感。
【活动准备】
物质材料准备:
1、共同收集有关民间工艺品的事物、图片、音像等资料。
2、师生将收集的资料进行分类、统计,布置“小小民间工艺展”。
知识经验准备:事先查找相关工艺品的资料,知道简单的工艺品。
【活动过程】
1、教师播放观看光盘:杂技、捏面人、剪纸等民间绝技表演,在播放之前先向幼儿提要求:注意观察你看到了什么?它的名字叫什么?有什么特点?在观看中引起孩子们绝大的兴趣和惊叹,形成对祖国精深的文化的自豪感和骄傲感。
2、播放完毕后,请幼儿说一说你刚才看到了什么?你对什么最感兴趣?为什么?。教案来。自:大;考吧幼。师网,进一步培养幼儿形成自己的审美观和价值观。
3、教师请幼儿在大家面前讲一讲你知道的民间工艺艺术或者工艺品。
4、教师通过PPT一一向幼儿介绍常见的民间工艺。让幼儿知道每一工艺品的由来、特点和用处,拓展幼儿的知识和经验,感受劳动人民勤劳和智慧的美德。
5、教师组织幼儿参观与交流幼儿带来的工艺品。
(1)幼儿自行的参观同伴的作品及各自带来的实物、图片等。孩子们在家长的.帮助下,带来了许多实物:草编、布玩具;虎头帽、虎头枕、虎头鞋;泥玩具、风筝、中国结、剪纸等。
(2)请幼儿选择一件最喜欢的工艺品在大家面前,做一回“小老师”,向大家介绍这件工艺品的由来和特点,巩固刚才所学到的经验和知识。
6、请幼儿用这些美丽的工艺品布置教室。
活动延伸:
1、请幼儿回家尝试制作自己感兴趣的民间工艺品。
2、请家长带幼儿去民俗、工艺展览博物馆游玩观赏。
教学反思:
整个活动过程,思路比较清晰,教态自然,能够根据教案的流程来上课。但是整个活动过程的气氛有点沉,不能够体现幼儿对活动的乐趣。
文档为doc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