认识人民币教案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是教学活动的总的组织纲领和行动方案。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认识人民币教案,欢迎大家借鉴与参考,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认识人民币教案1一、教学内容
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下册P46--P49例1--例4
二、教学准备
课件、现在流通的各面值的人民币若干
给学生准备人民币学具、练习纸
三、教学目标与策略选择
1、教材分析
本节课教材在编排上注意结合学生生活经验,主题图提供了三个生活场景,揭示了人民币的商品功能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作用。例1展示了全套人民币,使学生对人民币有一个整体的了解。例2、例3、例4通过换钱活动和数一数活动梳理元和角、角与分的关系,归纳出它们之间的进率,为下节课人民币的计算奠定基础。
2、学生分析
学生在生活中能广泛地接触到人民币,已有初步的识别方法和较丰富的使用经验,但是缺乏对人民币清晰、系统的认识;对人民币的附加价值缺乏了解。对主辅币之间的十进关系有感性的认识,但没有上升到理性认识。有购买的经验,但是支付方式和购买方案欠灵活。学生有较强的兴趣学习这节课的内容,由于学习内容自身的特点学生之间会有更强的合作交流的欲望。
依据教材及学生的特点制定如下的教学目标:
⑴通过学生的认一认、购物等活动掌握人民币的识别方法,明确元、角、分之间的十进关系。
⑵经历购买小物品、帮助阿姨解决实际的问题等过程,发展学生的发散思维,培养他们的社会实践能力。
⑶学生经历小组合作认识几元和几角及同桌合作进行换钱游戏的过程,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提高合作的能力。
⑷通过认识人民币向学生渗透爱国主义思想教育;通过为自己买春游必需品的过程,培养学生合理用钱的良好习惯;通过学生看《一分钱》的VCD向学生渗透拾金不昧的思想教育。
总体的设计意图
⑴创设学生熟悉的生活场景,让学生能够轻松愉快地进行学习。
⑵满足学生讨论交流熟悉事物的愿望,创造条件使师生之间,生生之间得到充分的交流。⑶发展学生的认知水平,提高学生的能力。
四、教学流程设计及意图
教学流程
设计意图
一、引入--听儿童歌曲
播放图像资料VCD,听儿童歌曲《一分钱》。让学生说说歌曲的内容,渗透拾金不昧的思想教育。
二、展开--整体认识人民币
㈠集体活动,认识1分、2分和5分
⒈认识1分的硬币
师提问:小朋友们,你们见过1分钱吗?你认为1分钱多不多?
教师出示1分硬币,学生认识1分钱。师生共同数出10分,告诉学生10分也就是1角。板书:1角=10分
⒉认识2分和5分的硬币
⒊观察硬币的背面,有中国的国徽就说明这些就是中国的钱,中国的钱叫人民币。今天这节课小朋友们和老师一起来认识人民币。板书:人民币的认识
㈡小组活动,全面认识人民币
⒈4人小组活动:(教师为每一小组准备小面值若干人民币)
师:认一认老师为你们准备的人民币,并想一想你是怎样知道这是多少钱的?
⒉指名汇报
学生随意介绍他所认识的人民币。
如果学生先介绍旧版的1元的纸币,教师要介入出示新版的1元和硬币1元,让学生区别相同和不同。如果学生先介绍的是5角的,也要让学生区分硬币和纸币,新版和旧版。还要告诉学生不管是硬币还是纸币,是新版的还是旧版的,它们所代表的价值是一样的。
只要介绍一种就行,其他的就不用再仔细介绍,让学生认一认就行了。(准备1张被弄脏的人民币,在让学生认一认的过程中,渗透爱护人民币就是爱祖国的思想)
⒊课件展示P47的人民币全图。
师提问:这幅图上的人民币是按怎样的规律排列的?
(几元的放一堆,几角的放一堆,几分的放一堆)
告诉学生元、角、分是人民币的单位。
㈢购物活动,明确元和角的关系
⑴教师出示小物品,告诉学生用1元钱来买。第一位学生来买后,教师提出要求:接下去要买的同学,你的付钱方法要和前面的同学不一样。
学生的付钱方法有:1张1元
2张5角
5张2角
10张1角......
师:为什么上面的付钱方法都可以呢?
得出:1元=10角
⑵想一想:元、角、分哪个最大,哪个最小?
㈣游戏活动,换钱(给每一桌准备有以下内容的练习纸)
⒈投影活动的内容:换钱游戏
一张5元可以换()张1元
一张10元可以换()张2元
一张20元可以换()张10元
一张50元可以换()张10元
一张100元可以换()张50元
⒉教师提出活动要求:同桌小朋友合作,先换钱,再完成填空。教师举例:比如某某小朋友拿出一张5元,他的同桌得拿几张1元的和某某换,才行?(生齐答:5张)
⒊同桌开始活动
⒋汇报
三、实践活动--运用知识
⒈要春游了,你要买哪些东西?(课件出示要
买的东西)
⑴师:把你要买的东西告诉你的同桌,再把所需的钱拿在手里,让你的同桌检查,你拿的钱是不是刚好可以买你要的东西。
⑵活动
⑶汇报反馈
⑷学生在汇报时,教师要进行适时的评价,渗透合理花钱、勤俭节约的思想。
2、动画演示:老伯伯为阿姨运花,运费为8元。阿姨没有零钱给老伯伯一张50元,但老伯伯找不开。怎么办?(学生想到到书店、邻居家或银行去换零钱)
师:阿姨采纳同学们的建议到银行换零钱。课件出示老伯伯身上所带的钱。
阿姨的50元该怎样换呢?
学生独立思考,利用学具摆一摆。再同桌进行交流,最后全班交流。
四、课外延伸,外币欣赏
课件展示美元、欧元、港币和澳门币各一组。
生动形象的音像资料很容易引起小学生的兴趣,从而整节课有了良好的开端。
随着时代的发展,1分、2分和5分的硬币逐渐退出流通领域,在教学设计中我进行了详略的处理,这部分的内容就简单地一笔带过。重点学习下面的认识几角和几元及有关其他知识。
让学生了解人民币有新版和旧版之分,根据质地分可以分为硬币和纸币,还可以根据面值分,分成几元的、几角的、几分的。其他的老师一般都是通过分类的方法使学生了解这部分的知识。但是实际上受学生思维水平的影响,一年级的学 ……此处隐藏19968个字……一看、想一想
猜一猜,老师工作了一天后回家最喜欢干什么?(看电视)
看一看:课件演示动画片。
想一想:看完刚才的动画片,你想到了什么?
(小朋友说的真好,我们要养成节约用钱的好习惯。)
“生活中用钱的地方可真多呀!”你知道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用到钱吗?
问题:钱的用处非常大,我们的生活中处处要用到钱,小朋友知道我们国家的钱又叫什么吗?
对,我们国家的钱又叫做人民币,今天老师就和小朋友们一起来认识一下人民币。(板书)
二、小组合作,认识人民币。
1、认一认,说一说
问题:小朋友认识人民币吗?谁能告诉老师你都认识哪些人民币?
小朋友真了不起,认识这么多的人民币,现在老师给大家准备了很多的人民币,我们一起来认一认,说一说,不认识的请小组里的小朋友帮忙,看哪个小组的小朋友认得多,认得准。
(小组活动,初步认识人民币。)
2、分一分,理一理。
问题:这么多的人民币小朋友都能认识,真棒。不过,老师觉得这些人民币这样放在桌子上是不是太乱了?那该怎么办呢?
把这些人民币分一分,整理到卡片上,比一比哪个小组整理的`又快又好。
(小组活动,教师参与到小组活动中,让学生进一步认识人民币。)
汇报交流:哪个小组愿意来展示一下你们的整理结果?
预设结果:
1、按单位分成3类。2、按形状分成2类。
3、按大小分成2类。4、按质地分成硬币、纸币2类。
小朋友们整理得都不错。不过,要注意,人民币很多人都用过,上面难免留下病毒与细菌,所以为了保障小朋友的健康,要养成用完人民币及时洗手的卫生习惯。
问题:师出示新版的5元和旧版的5元,谁认识呀?怎么两个5元不一样呢?
小结:说得真好,一个是新版的5元,一个是旧版的5元。像100元、50元、10元、1元、5角、1角的人民币也都有新版和旧版的。
问题:通过整理钱包,我发现小朋友能认识这么多的人民币可真了不起,那你用人民币买过东西吗?会买东西吗?老师就来考考你们,看谁的本领最大?
3、猜一猜,摆一摆。
(1)出示一只糖。
① 猜它的价格。(只猜3次,看谁猜得最准或最接近)
② 摆价格。(摆在卡片上,比一比哪个小组的摆法多)
③ 交流。(1张2角;2张1角;……)
④ 小结:2个1角是2角。
(2)出示一只果冻。
① 猜它的价格。
② 摆价格。(老师先摆出1张5角,一张2角,一张1角;你能摆出和老师不一样的人民币吗?)
③ 交流。(8张1角; 4张2角; 1张5角和3张1角; 3张2角和2张1角;
2张2角和4张1角; 1张2角和6张1角;……)
④ 小结:8个1角是8角。
(3)出示一瓶酸奶。
① 猜价格。
② 摆价格。(老师先摆出1张1元;你能摆出和老师不一样的人民币吗?)
③ 交流。(10个1角; 5个2角; 2个5角;……)
④ 小结:10个1角是1元。板书:1元=10角 (齐读)
那你知道1角是几分吗? 板书:1角=10分 (齐读)
三、拓展应用
算一算,买一买
出示: 橡皮 三角尺 小刀 发夹 透明胶
2角 8角 5角 3角 1元
问题:如果你有1元钱,你打算买哪几样物品?想一想你的钱够用吗?买完后有没有剩下的?
小结:看来小朋友们不只是认识了人民币,还学会了用人民币买东西,真了不起。
四、总结评价
这节课我们认识了哪些人民币?关于人民币你还知道些什么?
课后练习算一算:
认识人民币教案15一、回顾引入。
1、问:这个单元我们认识了元、角、分,元、角、分是什么的单位?你已经认识的人民币的哪些知识呢?
2、引入课题。
今天我们继续来练习有关元、角、分的知识。
二、基本练习。
1、再现旧知。
(1)出示准备的几种面值的人民币,让学生说说各是多少钱。
(2)人民币的单位哪个最大,哪个最小?按元、角、分的顺序,依次说说各种面值的人民币。
2、口答。
1元的人民币可以换几张1角的?可以换几张5角的?为什么?
如果用分币来换,几分可以换成1角?为什么要10分?
如果只有单位是分的人民币,1角2分应该取多少分?你是怎样想的?
如果在全是单位角的人民币里取1元2角,你怎样取?为什么?
2角和15分哪个多呢?说说你的理由。
3、练习十第1题。
学生独立完成,交流结果,指名说说各是怎样想的'。
指出:把1元几角换成多少角,可以按1元是10角,再合起来是十几角;把十几角换成几元几角,可以想其中10角是1元,就可以很快知道是几元几角了。
4、练习十第2题。
学生先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说说是怎样想的。
指出:如果比较几元几角哪个大,可以先比几元的部分,几元的部分相等再比几角的部分;如果把多少角和元比,可以先换算后再比较。
三、应用练习。
1、练习十第3题。
出示图,问:题里告诉我们什么条件,要回答什么问题?
同桌讨论,说说自己的想法。
集体交流,师根据学生回答板书算式:6+10+12=28(元)
并明确:三样商品各买一件,共需要28元,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多,就够了;如果带去的钱比28元少,就不够。
2、练习十第4题。
出示图,先让学生了解价格和解决问题的要求。
“把10元钱用完”是什么意思?请学生自己找一找你能找到几种买法。
组织交流,师板书并激励学生的积极性。
说明:这样的问题,我们可以按价格合起来正好10元钱,一种一种地列出来,就能找到许多不同的买法。
3、练习十第5题。
出示图,学生观察情境,说说知道了什么,求什么问题。这里找回是什么意思?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小结:我们购物时,付出的钱比商品的钱多,营业员阿姨就要把多余的钱找回给我们。求找回的钱实际上是求还多余多少钱,所以用减法计算,只要把付出的钱-买商品应付的钱=找回的钱。
4、练习十第6题。
学生独立完成,再集体交流。
5、练习十第7题。
同桌讨论,该如何付钱。再集体交流。得出:付钱时要么正好,不多也不少;要么稍微多付一些,让营业员找钱。
四、介绍古钱币知识。
五、全课总结。
课后到商店去看一看,10元钱能买些什么。
文档为doc格式